历史名人妙连联,趣味横生乐在其中!(3)
实文网 zhuakuai.com11、 针砭人情冷暖。
清代浙江钱某未中举人时,时常遭亲友冷遇,后来中了举人,亲戚豪富争相祝贺,他针对这一反差,手书一联贴在大门上:
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碳
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12、 三国名人入对。
四川内江有座嘉靖年建造的三元塔,塔中有一联说景,实则谐音含三国六个人名:
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
鸟在笼中,心思槽巢,狠关羽不得张飞
13、 乾隆出谜联。
有一年元宵节,乾隆与群臣猜谜,出一联: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相仿,既非家禽,又非 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摸糊,虽为短品,却是妙文
在场的纪昀道出谜底,为“猜谜”。
14、 “老”字没一点。
有个农民欠财主的债无法偿还,于是请人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对联是:
借新账,还旧账,借账还账,账还账
拆东墙,补西墙,拆墙补墙,墙补墙
横批只写了一个“老”字(没有里面一“点”)。
财主上门讨债见联,不觉诧异,自语道:“这横批的“老”字,说“考”又不象,说“老”又没有一点?”话音未落,只听农民说:“**(字)要是有一点,早就还你了。
15、 郑板桥见联济贫,
郑板桥当县令时微服私访,见一户人家的破旧大门上贴的对联是: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是:又是一年
郑板桥见联,忙令随从回衙取米面、衣服等,户主得济含泪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