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姓的姓氏起源的八种源流(2)
实文网 zhuakuai.com源流五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撒勒只兀惕部,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萨尔图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代撒勒只兀惕(山只昆部)部后裔,先世居敖汉(今内蒙古赤峰敖汉旗)、扎鲁特(今内蒙古扎鲁特旗),后始祖萨尔图·柏德携族迁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artu Hala。蒙古族、满族萨尔图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以先祖名字首音为姓氏,汉化称柏氏。
	
源流六
源于满族,出自名、清时期女真诸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乌苏氏,亦称吴苏哈里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温古孙部,以部为氏,满语为Usun Hala,汉义“水”,世居乌苏(今吉林伊通)、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海岸包括俄罗斯滨海地区南赫席赫、鄂漠和苏鲁、佛讷赫托克索等地)、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乌氏、吴氏、苏氏、关氏、穆氏、戴氏、柏氏、武氏、常氏等。
⑵.满族赛密哷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白号姓氏之塞蒲里氏,以姓为氏,满语为Saimire Hala,世居萨哈尔察(今黑龙江北岸俄罗斯境布列亚河流域)、齐齐哈尔(今黑龙江齐齐哈尔)、长白山、黑龙江沿岸等地,是满洲巨族,后多冠汉姓为柴氏、赛氏、柏氏等。
⑶.满族伊拉哩氏,亦称伊里氏、伊拉礼氏、伊喇立氏,满语为Ilari Hala,汉义“开”,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一带)、叶赫(今吉林梨树)、蜚优城(今吉林珲春)、伊罕阿林城(今吉林市东北十五公里处)、松花江流域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伊氏、何氏、赵氏、尼氏、潘氏、苏氏、许氏、岳氏、禹氏、仉氏、柏氏、樊氏、郝氏、靳氏、李氏等。
源流七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今回族、布依族、土家族、羌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柏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柏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八
源于姜姓,出自远古炎帝的后代伯夷,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柏氏始祖中另有一位著名人物,就是伯夷。伯夷是炎帝的后代。伯夷,为殷商末齐孤竹君之长子,姓墨胎氏。起初,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及至孤竹君逝世,叔齐却让位于伯夷。伯夷以为这样忤逆了父命,遂逃跑了,而叔齐亦不肯即位,也逃之夭妖。后来,二人听说西伯侯姬昌赡养老人,遂一起往归周地。当二人抵达周原时,正值西伯侯逝世,而周武王姬发正准备兴兵伐纣,二人当即阻拦在周武王的马前叩谏,说:“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当时周武王的手下认为这二人无理阻拦,欲动武驱之,被姜太公制止了。姜太公说:“此义人也!”遂扶而去之。后来周武王灭商纣之后,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二人耻食周粟,逃隐于首阳山,采集野菜而食之,及饿将死,二人作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最后这二人皆饿死于首阳山(今河南偃师雷首山)。
古书记载伯夷,也有记作柏夷。上古时期“伯”、“柏”二字通假,因此其后裔子孙中亦有称柏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