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百家姓

频道主页

薛姓人口迁徙与分布详细情况介绍(2)

实文网  zhuakuai.com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薛姓呈现出全面发展的势头,薛姓族人已遍及北方的黄淮流域,很大一部分集中于今山西、河南、山东、安徽北部等地,并形成了薛姓的主要繁衍中心。

  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政权里,就有薛姓人任职。魏国有天水人薛夏,魏文帝时官至秘书丞,曹操对他颇为器重.常与之谈古论今,并尊称他为“薛君”。薛灵芸,为魏文帝宫中美人,对裁剪针工有独到之处,能在没有灯光的房间里,很快地裁制衣服,宫中称之为“针神”。蜀国薛姓宗族领袖薛齐为巴、蜀二郡太守。竹邑人薛综至孙子薛兼三代任太子少傅,“由综至兼,世传东宫,谈者美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河东薛姓在魏晋时期形成,并逐渐发展成当地的名门望族。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盛行,无论汉族政权,或是少数民族政权,要建立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都必须依靠当时的名门望族,于是他们纷纷拉拢、吸收中原望族参加到自己的政权里。河东薛姓,作为关东著姓,也是各个政权积极争取笼络的对象,作为统治集团的中坚力量,薛姓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到南北朝时,薛姓在各方面则大放异彩。河东汾阴人薛安都是南朝宋著名将领,归附北魏后被封为镇南大将军徐州刺史,并赐爵河东公。其子薛渊为南朝齐重要军事将领。薛安都侄子薛深任南朝宋骠骑将军,薛真度历任荆州、豫州、扬州刺史,又授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能抚恤百姓,深得北魏宣武帝的信任。代北(后落籍河南洛阳)人薛豹子,本鲜卑族叱干氏,在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中改姓薛,于北魏任徐州刺史,刚正不阿,“在州甚多惠政”,深受百姓爱戴。其子薛椒,风度翩翩,遵礼行教,举止得当,拜七兵尚书。太原人薛提,北魏初年因有政绩,迁晋兵将军、冀州刺史,封太原公。河东汾阴人薛强原为后秦右光禄大夫、七兵尚书,封冯翊公,其子薛辩为北魏平西将军、东雍州刺史,赐爵汾阴侯。薛辩子薛谨为北魏河东太守,袭爵汾阳侯。薛辩长子初古拔,因功任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河东公。学者薛憕,曾为北魏征虏将军、中散大夫,西魏时进爵为伯,升任中书侍郎、安东将军。汾阴人薛实,西魏时领著作佐郎,修国史,迁中书令,北周时因功进爵为侯,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等不一而足。

  一些在北朝任职的薛姓人,在随后的隋唐时期继续担任官职。北周司金大夫、文城郡公薛胄在隋文帝时任兖州刺史。义兴(治所在今江苏宜兴)人薛士通为隋膺扬郎将,唐初归降,授东武州刺史、平辅公祏,后改任泉州刺史。长期主持中枢的河东汾阴人薛道衡,深受隋文帝器重,道衡的兄弟、五个儿子及族叔、堂侄等多在朝廷任职,且委以重任。隋代河东汾阴薛姓因薛道衡家族而发迹,成为闻名全国的望族。

  隋唐时期

  隋唐时薛姓除在黄淮流域中下游继续发展外,更称盛于中国西北部。南北朝时,薛姓族人主要沿自东向西北的路线传播,三国时魏有天水(今属甘肃省)人薛夏,说明此时已有薛姓人居住在今甘肃省。至隋唐时,甘肃省薛姓已形成壮大之势,金城(今甘肃兰州)人薛举家财万贯,隋朝末年曾起兵反隋,后一度称帝。

  及至唐代,薛氏家族达到了空前繁荣。薛姓郡望已全部形成。唐代的政治中心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因为有薛姓人多在朝中为官,因此,大量的薛姓族人迁居关中,今陕西关中地区成为薛姓一个重要繁衍地,从而跻身关中望族。武则天女儿太平公主嫁给出自河东薛氏家族的薛绍,既是恩宠,也是唐王朝对薛氏家族的拉拢。

  宋元明清时期

  五代时期有薛怀让,其先世为戎人,说明他是由少数民族加入薛姓的。他自幼勇敢,在后唐庄宗时任军职,唐明宗时任神武厢都校、州刺史。后晋时历任宿州团练使。后汉时安国军节度使,后移镇同州。后周时加同平章事衔,任左屯卫上将军、左武卫上将军。

  宋朝建立后,国家重新统一,人民又得以过上较为安定平稳的生活。这一时期,薛姓散居于全国各地,发展相对稳定,其中北宋初年薛居正家族比较显赫。

  明清时期薛姓规模日盛,族人已遍及大江南北,尤其向南迁徙的进度更快、规模更庞大了。自南宋开始,福建薛氏又分衍出广东海阳、五华、兴宁、梅州等支派。元代有薛信,由宁化转徙粤之平远,其后复由平远转徙程乡(今属福建),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有着辉煌事迹的家族,这一时期的薛姓人不逊先辈,以多姿多彩的形象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

  自明清起,于东南沿海的薛姓已零星迁入台湾。清康熙年间,派兵攻灭台湾郑氏政权,随即在台驻军,设置府县。当时台湾地广人稀,土地肥沃,对于地窄人稠的闽粤居民很有吸引力,于是陆续有人从闽、粤两地入台垦殖,其中也有薛姓人士。大约1710年前后,有一个入垦打猎东堡的人,名叫薛大;另有一位粤籍人薛昌贵,定居于淡水。乾隆年间又有薛君隆从广东到桃园的大桃村开垦,广东的薛华梅到台中县的东势镇定居。近代以来,特别是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后,大陆与台湾的联系一度中断达50年之久,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台湾方才回到祖国的怀抱。其间薛姓极少有移居台湾者。1949年国民党政权退居台湾后,党、政、军、科、教、文各界有大批人员自大陆迁台,其中就有为数不少的薛姓人,如国民党高级将领薛岳,资深报人薛心熔等。

  薛姓人在清代迁往台湾的同时,也开始有人涉洋过海,向东南亚等地迁徙,成为当地华侨。进入近代,由于世界奴隶制的废除,欧美各国及其殖民地急需大量廉价劳动力,而此时清政府也由于政局不稳,世事多变,且急需外汇弥补巨额贸易赤字。如光绪十年(1886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上奏称,每年需要总数2000万元(约合1400万两白银)的侨汇,已相当于光绪后期每年关税收入的65%,所以不但解除清初的禁海令,同时大力鼓励华人出洋劳务。这样又极大刺激了中国向海外移民的热情,进一步壮大了华侨的队伍。

  据不完全统计,到光绪末年,全球华侨及华裔已达400多万人,其中就包括大量的薛姓族人。

  当代薛姓的人口已近310万,是全国第四十八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5%。从明朝至今600年中薛姓人口由27万增长到近310万,增长了11倍多,薛姓人口的增长速度等同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江苏、陕西、河南三省,大约占全国薛姓人口的39%。其次分布于山西、河北、山东、安徽,这四省的薛姓又集中了27%。江苏为薛姓第一大省,占薛姓总人口的15%。全国形成了东南苏皖、西北秦晋、北部豫冀三块薛姓聚集区。在近600年期间,薛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由东南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的迁移。薛姓在长江以北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薛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江苏、安徽北部、山东南部、陕宁晋豫、甘肃东部和中西部、渝鄂北部、新疆西北,薛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达0.45%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1.3%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8%,居住了大约51%的薛姓人群。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内蒙古中西部和东北、河北东部、京津、山东北部、辽宁西部、吉林东部、黑龙江东部和西北、四川北带、渝鄂皖中部、浙江北端、上海、广西中部,薛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一0.45%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6.7%,居住了大约21.6%的薛姓人群。

薛姓人口迁徙与分布详细情况介绍

薛姓人口迁徙与分布详细情况介绍

百家姓

韩姓轶事之韩复榘演讲

韩姓轶事之韩复榘演讲

百家姓

王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王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百家姓

有记录的俞姓历代名人盘点,来看看你都认识哪些姓俞的

有记录的俞姓历代名人盘点,来看看你都认识哪些姓俞的

百家姓

奚姓名人典故之制墨高手奚廷圭

奚姓名人典故之制墨高手奚廷圭

百家姓

史姓宗祠通用对联,每一副都有故事哦!

史姓宗祠通用对联,每一副都有故事哦!

百家姓

有关孙姓的典故、趣事

有关孙姓的典故、趣事

百家姓

俞姓宗祠通用对联有哪些典故

俞姓宗祠通用对联有哪些典故

百家姓

张姓宗祠通用对联大梳理

张姓宗祠通用对联大梳理

百家姓

鲁姓名人故事之鲁班学艺的故事

鲁姓名人故事之鲁班学艺的故事

百家姓

柏姓宗祠通用对联有哪些

柏姓宗祠通用对联有哪些

百家姓

超会用典的于姓宗祠通用对联

超会用典的于姓宗祠通用对联

百家姓

薛姓始祖及郡望堂号介绍

薛姓始祖及郡望堂号介绍

百家姓

马姓典故之马皇后不封娘家人

马姓典故之马皇后不封娘家人

百家姓

窦姓典故之窦融经营河西五郡

窦姓典故之窦融经营河西五郡

百家姓

杨姓历代名人梳理

杨姓历代名人梳理

百家姓

周姓名人梳理,让人意想不到!

周姓名人梳理,让人意想不到!

百家姓

黄姓人口发展与分布情况介绍

黄姓人口发展与分布情况介绍

百家姓

绝妙的郑姓宗祠对联,对对精绝!

绝妙的郑姓宗祠对联,对对精绝!

百家姓

曹姓典故之曹玮一箭双雕的故事

曹姓典故之曹玮一箭双雕的故事

百家姓

杨姓宗祠通用对联

杨姓宗祠通用对联

百家姓

收藏知识 故事大全 经典国学 诗词大全 民俗知识 运动常识 舞蹈知识 软件教学 阅读美文 范文大全 武术学习 棋牌学习 时尚潮流 闲趣爱好 分类知识 历史天地 家庭养花 饮茶文化 宠物养殖 种植技术 果树种植 养殖技术 实用百科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生活妙招 养生知识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