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十二本纪·殷本纪》全文/译文/解析(3)
司马迁 zhuakuai.com注释
不亲:不亲近,不亲睦。
不祀:不祭祖先。
敬命:遵奉命令。
媵臣:古代随驾的臣仆。
虐政:残暴的政策法令。
淫荒:耽于逸乐,纵欲放荡。
帑僇:刑戮连及子女。
败绩:指军队溃败。
群后:四方诸侯及九州牧伯。
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的合称。
服色:官员品服和吏民衣着的颜色。
当国:执政,主持国事。
反善:回心向善。
不至:不到。
修德:修养德行。
不具:不齐备,不完备。
更立:指另立。
成德:成就品德。
冢宰:官名,为六卿之首。
天监:上天的监视。
肜日:肜祭之日。
淫乱:荒淫无道,惑乱。
无道:不行正道,做坏事。
资辨:利口善辩。
捷疾:敏捷,迅速。
材力:勇力,臂力。
手格:徒手格击。
知足:自知满足,不做过分的祈求。
距谏:拒谏。距,通“ 拒 ”。
饰非:粉饰掩盖错误。
好酒:嗜好饮酒。
淫乐:荒淫嬉乐。
嬖:宠爱。
淫声:淫邪的乐声。
北里:古舞曲名。
靡靡:娓娓动听。
充仞:充满。
解析
殷本来叫做商。商也是一个古老的部落,始祖契大约与夏禹同时,被封于商。到公元前17世纪或前16世纪,商族逐渐强大,商汤发动了灭夏战争,夏亡,商朝正式建立,定都于亳,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大约到公元前13世纪,商王盘庚迁都于殷,此后直至商纣灭亡共二百七十余年,一般称之为殷。整个商朝,后来或称商殷,或称殷商。
《殷本纪》系统地记载了商朝的历史,描画了一幅商部族兴起,商王朝由建立直至灭亡的宏伟图卷。
在殷王朝统治的约六百年中,几经兴衰,而成汤的兴起,盘庚、武丁的中兴,以及纣的灭亡,则是殷朝历史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几个最重大的事件。司马迁饱含热情地歌颂了成汤、盘庚、武丁等贤君敬畏上天、修行德政、为民谋利的政治业绩;又无情地贬抑了殷纣的刚愎自用、拒谏饰非、荒淫无度、迫害贤良、残害百姓等等。一个王朝的历史,历经十七代三十一王,而司马迁只抓住这几个典型关节,泼墨重彩,而其他则一带而过,使得全篇虚实相映,详略有当。
在刻划人物方面,司马迁抓住了能突现人物个性的几个典型事例,加以叙述、描写,既体现了历史的真实,又使得人物形象丰满、栩栩如生。如:成汤祝网、太甲思过、武丁得说等,就把各位贤君修行德政的宽厚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对于纣的描写,几乎完全以叙述的口吻,一件一件地罗列史实,再加上有周文王、周武王的映衬,一个暴君的形象便跃然纸上,成为一个千古流传的暴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