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集部

频道主页

《乐府诗集》卷一郊庙歌辞

郭茂倩  zhuakuai.com 

  《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

  卷一郊庙歌辞

  天地

  【原文】

  天地并况①,惟予②有慕,爰熙③紫坛,思求厥路④。恭承禋祀⑤,缊⑥豫为纷,黼绣⑦周张,承神至尊。千童罗舞成八溢⑧,合好效欢虞泰一⑨。九歌毕奏斐然殊,鸣琴竽瑟会轩朱⑩。璆磬金鼓,灵其有喜,百官济济,各敬厥事。盛牲实俎进闻膏,神奄留,临须摇。长丽前掞光耀明,寒暑不忒况皇章。展诗应律鋗玉鸣,函宫吐角激徵清。发梁扬羽申以商,造兹新音永久长。声气远条凤鸟翔,神夕奄虞盖孔享。

  【注释】

  ①况:赏赐。②予:皇帝自称。③爰熙:爰,发语词。熙,兴建。④厥路:这里指与神相通的路。⑤禋祀(yīn sì):专心一意地祭祀天地。⑥缊:阴阳和同相互辅助的样子。⑦黼(fǔ)绣:黑白相间,画成斧形的刺绣品。⑧八溢:即“八佾”。古代天子祭神和祖先,用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人来表演舞蹈。⑨泰一:又叫太一,是天神中的至尊者。⑩轩朱:两个人名。轩是皇帝轩辕。朱指朱襄氏。璆磬(qiú qìnɡ):指用美玉做的磬。璆,美玉。盛牲:指献上丰盛的牺牲和供品,又焚烧香草和动物脂油以请神下降受享。奄留:通“淹留”,停留的意思。长丽:传说中的一种神鸟。不忒:不出差错。鋗(xuān):鸣玉声。发梁:指声音好听,歌声绕梁。条:到,达到。

  【译文】

  希望天地的神灵都赐福,因为皇帝敬慕他们。皇帝兴建了紫色的坛宇作为专门祭神的场所,想找寻与神相通的办法。皇帝专心一意、恭敬地继承前代祭祀天地的重任,使神灵和乐。把刺绣品画成黑白相间的斧形图案,遍挂于祭坛之上,用隆重的仪式来承奉至尊的神灵。把六十四个童子排成八行八列跳舞以娱乐天神太一。音乐一起响起,琴、竽、瑟、美玉做成的磬和金鼓并陈杂奏,希望神灵能够得到娱乐,百官济济,都恭敬地向神灵祭祀。他们恭敬地献上丰盛的牺牲和供品,又焚烧香草和动物脂油以请神下降受享。神留下受享,虽然历时很久,但从天上看来,那只是片刻。只见神鸟在前面发出光芒,神赏赐皇帝以寒暑准时不失,阴阳和顺,以彰显君主的德行。朗诵的诗歌合于音律发出玉器般的鸣声,音乐中具备了五个音阶——宫、商、角、徵、羽。这美妙的音声达到远处,使凤鸟飞翔,神灵久留足以享用这些祭祀。

  【赏析】

  古代都有祭祀天地神明及祖先的乐曲。自汉武帝诏制《郊祀歌》开始,以后历代帝王都有改作。《天地》是祭祀天地的诗。此首选录的是汉武帝的歌辞。

  日出入

  【原文】

  日出入安穷①?时世不与人同②。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秋非我秋,冬非我冬。泊③如四海之池,遍观是邪谓何④?吾知所乐,独乐⑤六龙⑥,六龙之调⑦,使我心若⑧。訾黄⑨其何不徕下。

  【注释】

  ①安穷:每天循环往复没有穷尽的时候。②时世不与人同:世间的事物在不断发展,而人的生命却很短促,与永恒的自然不同。时世,指时间。③泊:博大,大的样子。④谓何:应该怎么办呢?⑤独乐:只喜欢,只爱好。独,单独。乐,喜欢,爱好。⑥六龙:传说中日神乘坐的车,由六龙驾驭。⑦调:调动,支配,驾驭的意思。⑧若:若然的样子,即和顺、满意的状态。⑨訾(zī)黄:又作“乘黄”,龙的翅膀,马的身子。

  【译文】

  太阳每天早上升起,晚上落下,循环往复没有穷尽的时候。世间的事物在不断发展,而人的生命却很短促,与世间的永恒存在不同。四季的更迭交替不依靠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春并非我想要的春,夏并非我想象中的夏,秋并非我期盼的秋,冬并非我中意的冬。宇宙之大好比四海的水一样,没有尽头,而人生短促,好比一个小池。看遍了这些事实,应该怎么办呢?我了解怎样才能快乐,只有爱好六龙,驾驭六龙上天,才合我的心意。我期盼乘黄能够从天而降,把我带上仙界。

  【赏析】

  《日出入》,这是祭祀日神的诗。诗中由太阳每天早上升起,晚上落山,感到时间的迅速流失和人生的飞速流逝。由此汉武帝就产生了要求成仙,乘龙上天的思想。

  《日出入》一首,以接近口语的朴实文辞,表现人们的悠邈之思;而且思致奇崛,异想天开,诗情往复盘旋。将人寿有尽之慨,寓于宇宙无穷的深沉思考之中,使这首抒情诗,带有了耐人咀嚼的哲理意味。

  天马二首

  天马(其一)

  【原文】

  太一①况②,天马下,沾赤汗,沫③流赭④。志俶傥⑤,精⑥权奇⑦,籋⑧浮云,晻⑨上驰。体容与⑩,迣万里,今安匹,龙为友。

  【注释】

  ①太一:天神中的至尊者。②况:赏赐。③沫:洗脸。④赭(zhě):红褐色。⑤俶傥(tì tǎnɡ):与“倜傥”相通,洒脱不受拘束的意思。⑥精:又作“情”。⑦权奇:奇特不凡。⑧籋:同“蹑”,踏着。⑨晻:朦胧不清的样子。⑩容与:放任无诞。迣(lì):超越。

  【译文】

  天神太一赐福,使天马飘然下凡。这天马真是与众不同,它奔驰时流出的汗是红色的,好像满脸红血,此马因而被人们称为汗血宝马。这天马的状态不同凡响,情志洒脱不受拘束,它步伐轻盈,踏着浮云,一晃就飞上了天。它放任无忌,超越万里,凡间没有什么马可以与它匹敌,它志节不凡,唯有神龙才配做它的朋友。

  天马(其二)

  【原文】

  天马徕①,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天马徕,出泉水②,虎脊两③,化若鬼④。天马徕,历无草⑤,径千里,循⑥东道。天马徕,执徐⑦时,将摇举⑧,谁与期?天马徕,开远门,竦⑨予身,逝昆仑。天马徕,龙之媒⑩,游阊阖,观玉台。

  【注释】

  ①徕:与“来”相通。②出泉水:汉人以为千里马是龙种,所以几次获得骏马,都说是出自水中。③虎脊两:指马有双脊梁,皮毛颜色如同老虎。④化若鬼:指天马能任意变化,如同鬼神。⑤无草:这里指没有草、不生长草的地方。⑥循:顺着,沿着。⑦执徐:指日期。太岁在辰曰执徐。这里是说天马在辰年来到。⑧将摇举:将奋翅高飞。⑨竦:同“耸”,高高地飞跃。⑩龙之媒:这里是说天马是神龙的同类,现在天马已经到来,龙就一定会来了。后人因此把骏马称为“龙媒”。阊阖(chānɡ hé):天门。玉台:上帝居住的地方。

  【译文】

  天马从西方极远之处来到,经过了沙漠之地。众多的少数民族和外国都降服了。天马出自水中,长有双脊,皮毛颜色像老虎一样。天马能变化,如同鬼神那样灵异。天马穿越千里,迅速越过无草的区域,在辰年来到东方。将驾着天马,高飞到遥远的地方,无可限期。天马既来,开通了上远方之门,可以上昆仑山去会神仙了。天马既来,龙也将来,可以乘着龙登天门,去观赏上帝住的地方了。

  【赏析】

  《天马》共两首,是汉武帝前后两次为获得良马而作。史书记载大宛国多善马,马汗血,称汗血宝马。汗血者,指汗从前肩膊出,如血,其马一日能行千里。《张骞传》曰:“汉武帝初发书《易》曰:‘神马当从西北来。’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宛马,汗血,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马,宛马曰天马云。”按《史记·乐书》称“武帝伐大宛,得千里马,名蒲梢。作歌曰:‘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汉书·武帝纪》曰:“元鼎四年秋,马生渥洼水中,作《天马之歌》。”

乐府诗集简介

乐府诗集简介

古文典籍

收藏知识 故事大全 经典国学 诗词大全 民俗知识 运动常识 舞蹈知识 软件教学 阅读美文 范文大全 武术学习 棋牌学习 时尚潮流 闲趣爱好 分类知识 历史天地 家庭养花 饮茶文化 宠物养殖 种植技术 果树种植 养殖技术 实用百科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生活妙招 养生知识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