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春秋战国

频道主页

公道自在人心 加在夏姬身上多为不实之词(2)

长空星照  zhuakuai.com 

  人们说她狐媚、淫荡,是一代妖姬,多指他在株林那段时间同时和三个男人有染,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当时的夏姬,完全是一种被动,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丈夫死了,儿子还不成人,尚不能撑起这个家。为了这个家,她只能屈从,否则,这个家很可能就会被瓜分。春秋时期,国家间相互战争不断,内部也是相互倾轧,大夫间相互攻讦,置对方于死地从而瓜分其土地财产的比比皆是,夏姬如果不从,后果很难设想,以孔、仪二人正得国君宠爱,更何况后来加入的那个陈灵公,不从唯有一死。就像后来那个伯赢,她本来是要嫁给太子建的,楚平王因为她美貌,就把她纳做自己的夫人。后来吴王阖闾攻进楚国,要她侍寝,伯赢不从,阖闾要让人强行带来,伯赢只得关门持剑,以死相对。夏姬也不会两样,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现实。就当时来说,这种情况要说是个事就是个事,要说不是事儿也算不上个事儿。比如那个陈灵公,一个国君经常到人家家里去,夏徵舒不可能不知道他究竟为什么。但他忍了,如果不是酒后胡说八道,侮辱人家最基本的人格尊严,就不会惹得夏徵舒起杀心。换个说法,夏徵舒起杀心不是陈灵公与其母有染,而是受到了最大的侮辱。“灵”字不是一个好的谥,给陈灵公一个这样的谥号,是当时的人们对他为政的一种否定。还有孔、仪那两个佞臣,跑到楚国去,招来了楚军,楚庄王并没有杀他,如果以前楚庄王不知道他俩那些事儿,到了陈国、进了株林还不知道吗?可见,夏姬的淫荡只是后人的说辞,当事人不一定就那样认为。说到底,这是一种男权社会的一种歧视性区别,就像后世一样,男人狎妓是风流,女人接客是下流!这就是男尊女卑,这就是男女之间的最大不公平。

  说她与三个国君有染,陈灵公算一个,不知道另外两个是谁?楚庄王有可能留宿株林,但为什么没人写出来?另一个国君又是谁?这真有点儿不太地道,因为有了那么一个行为不检点,大家就一齐向人身上泼脏水。还有人说他是“三代王后”,这更是一种无稽之谈。当时除了周天子这个天下共主,称王的只有楚国,这还被世人说成是僭越称王,人们根本就不承认,又哪来的三代王后?如果说和国王有染就是王后,那后来的吴王阖闾占领楚国后留宿楚宫,那岂不是整个楚国的后宫女人都是王后!现在从史料当中能够确定的只有陈灵公与夏姬有关,但陈国只是一个诸侯国。

  说她嫁了七次,我们只看到了她三次婚姻,且前两次是明媒正娶,就是第三次婚姻,也得到了郑、晋两国国君的默许。退一步说,只要和她有染的男人都算作是她的丈夫,那也是八个而不是七个,即公子蛮、夏御叔、孔、仪、陈灵公、襄老、黑要、巫臣。在这当中,说她是“七为夫人”的人忘了一件事,那就是“三代王后”,既然是王后,就应该把那两个王找出来并算进去,而不应该得这样的健忘症。忽视了一个人,黑要。黑要因为是襄老的儿子,所以,人们只是指责她的乱伦,而不把她当做“丈夫”。其实,这件事对夏姬是最不公平的,最应该指责的是黑要而不是夏姬。当时,大夫死了,家族的所有权力财产都到了继承人手里,夏姬作为一个没有自己儿子的继室“太夫人”,只能是一个命运任人摆布的对象。还有一点,这件事情当时的人不像今天的人们一样看得那么严重,比如唐代,武则天应该算是唐太宗的老婆,唐太宗的儿子唐高宗照样娶了她。还有那个同一时代的晋文公,他流亡到了秦国,《左传》记载:“秦伯纳女五人,怀赢与焉。”赢是秦国国姓,怀是指晋怀公,晋怀公是晋文公的侄子,是正式继位的晋国国君。就是说,晋文公还是公子重耳的时候,流亡到了秦国,秦穆公有意思要送他回国当国君,送给他五个女人做老婆,其中有一个就是他的侄媳妇怀赢。我们不仅要问,人们为什么不谴责怀赢而要谴责夏姬?既然夏姬是个亡国亡夫的不祥之物,为什么巫臣会不顾一切后果想方设法娶她?又为什么嫁给巫臣后再无风流韵事而巫臣也能够善终?这些都是当时人与后世人之间的区别。

  说她“九为寡妇”实在是荒唐之极。因她而死的人共有三个:陈灵公、夏徵舒、黑要。夏徵舒杀了陈灵公,楚国讨伐陈国杀了夏徵舒;巫臣与夏姬合谋远走,楚国迁怒于襄老之子黑要,黑要被杀。至于公子蛮和夏御叔之死,不能断定就是因为夏姬,古今和他们年龄差不多死亡的人多得很。泄治是指责陈灵公被孔、仪所杀,不能记在夏姬身上。孔、仪二人没有因为夏姬的事情而死,陈国复国后,他们又回去继续当他们的大夫。襄老是战死在战场上,不是因夏姬而死。最后是那个巫臣,两人相守终生,再无故事。

  可见,“三代王后”、“七为夫人”、“九为寡妇”这些数字本身就相互矛盾,只不过是主观臆测,自说自话。

  最荒谬的说法就是“夏姬之乱”,说他引发了三场战争、导致了两个国家灭亡。楚国讨伐陈国是讨伐夏徵舒弑君,陈国之乱是“夏氏之乱”,不是“夏姬之乱”,如果是后者,泄治被杀的时候就应该进行讨伐,为什么没有进行呢?道理很简单,当时人们奉行的秩序,臣杀君是乱,君杀臣不是乱。君要杀臣子,只有这个人能不能杀得了,没有一个该杀不该杀的问题。至于说楚国的讨伐始于夏姬则更不成立。公元前598年这次的楚国伐陈是打着讨乱的旗号,但前608年、618年楚国都讨伐过陈国,那时候是因为谁?只不过在陈灵公十年(前604年)陈与楚讲和,也就是陈依附于楚国,楚国再无理由吞并陈国而已。夏徵舒的弑君,正好给了楚国一个借口。至于另外两场战争,当时的人没有拿这个说事,只不过是后人的过度索隐,不免过于牵强。还有那个导致了两个国家灭亡,除了这个陈国,另一个是哪个国家?谁也说不清楚。有人用推理的方式凑上一个——楚国,说因为巫臣携夏姬到了晋国,家族被楚国抄没,为了报复,就建议晋国国君,教吴国“车战之法”,搅扰楚国后方,楚国从此再无宁日,从此衰落,如同亡国。且不说没过多久楚国又将陈国复国,即便是吴国在前506年攻入楚国郢都,也已经是近一个世纪以后的事情了,与巫臣和夏姬何干?强大的吴国被越国所灭?又是谁教的“战法”?更何况这期间楚国又向东灭了好几个国家,始终强大呐!即便是吴破楚以后,楚也很快复国,直到最后也是战国七强之一,何来“如同亡国”之说?

  所以说,古今加在夏姬身上的,多为不实之词。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7e84ef460101ea05.html

艳后夏姬 夏姬之乱是怎么回事

艳后夏姬 夏姬之乱是怎么回事

春秋战国

公道自在人心  加在夏姬身上多为不实之词

公道自在人心 加在夏姬身上多为不实之词

春秋战国

春秋时期红颜祸水夏姬:杀夫杀子亡国

春秋时期红颜祸水夏姬:杀夫杀子亡国

春秋战国

秦并六国 秦灭六国概括

秦并六国 秦灭六国概括

春秋战国

公道自在人心  加在夏姬身上多为不实之词

公道自在人心 加在夏姬身上多为不实之词

春秋战国

春秋七霸之千乘之国郑国兴起

春秋七霸之千乘之国郑国兴起

春秋战国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春秋战国

战国时期的李兑兵围主父是怎么回事?

战国时期的李兑兵围主父是怎么回事?

春秋战国

艳后夏姬 夏姬之乱是怎么回事

艳后夏姬 夏姬之乱是怎么回事

春秋战国

范蠡的妻子是西施吗?范蠡的儿子后人的介绍

范蠡的妻子是西施吗?范蠡的儿子后人的介绍

春秋战国

王子朝之乱始末,为什么会发生王子朝之乱?

王子朝之乱始末,为什么会发生王子朝之乱?

春秋战国

春秋七霸之千乘之国郑国兴起

春秋七霸之千乘之国郑国兴起

春秋战国

宋国历史:让国肇乱

宋国历史:让国肇乱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介绍

春秋战国时期介绍

春秋战国

小国的消亡:春秋时期的曹国是怎么灭亡的?

小国的消亡:春秋时期的曹国是怎么灭亡的?

春秋战国

战国:吴使善辩免死罪

战国:吴使善辩免死罪

春秋战国

胡服骑射简介:胡服骑射怎样改变了战国史

胡服骑射简介:胡服骑射怎样改变了战国史

春秋战国

战国时期监察制度

战国时期监察制度

春秋战国

收藏知识 故事大全 经典国学 诗词大全 民俗知识 运动常识 舞蹈知识 软件教学 阅读美文 范文大全 武术学习 棋牌学习 时尚潮流 闲趣爱好 分类知识 历史天地 家庭养花 饮茶文化 宠物养殖 种植技术 果树种植 养殖技术 实用百科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生活妙招 养生知识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