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历史知识

频道主页

揭秘:雍正王朝“血滴子”与特务政治的真相(4)

实文网  zhuakuai.com 

  (3)情报网的由来

  在雍正朝每一个具有奏折资格的人都有权向皇帝密告自己的同僚、下级甚至上司;同时在他监视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被置于别人的监视中。雍正并不忌讳谈到告密,他标榜自己“朕励精图治,耳目甚广”。从现存的资料分析得知,他的耳目触角遍及全国各地。有以奏折制度为依托的明线,又有由特工所织成的若干暗线。一切都是无形的却又很制度化。其情报网组织的人员,一为科道言官和写奏折的官员;二为雍正所培养的一批御前侍卫;三为通过各种渠道推荐给各省督抚的书记、长随等。

  探究雍正情报网的设立,起因有三端:一是政体上的原因。清代以族国立制,皇帝是臣子的最高主子。家臣效忠主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官员以取得与皇帝进行私人通信的资格为荣。二是受当时的政治形势所迫,这是直接的原因。康熙朝的储位之争在雍正初年的延续,造成了雍正了解民间动向的迫切性,也增加了他严格控制官僚们思想行为的自觉性。三可说是集权的需要,这是最本质的原因。杨启樵在《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一书中指出:“君主专政时代,人君深居九重,与外界隔阂,政事则委诸大臣,但又恐所托非人,为非作歹,贻误苍生,甚或生觊觎之心,危及江山,因此不得不广布耳目,以周知庶务,通达下情。”按照他的观点,高高在上的皇帝并非高枕无忧。在他们的潜意识中都有一种危机感,生怕臣子不忠,生怕佞臣篡权,对每一点星星之火都要防微杜渐,随时扑灭,以免失去控制,形成燎原之势。历代的特务机关都是在这种情形下产生的,诸如 “诏狱”、“大谁何”、“丽竟门”、“不良人”、“侍卫司狱”、“内军巡院”等。最有名的当推明代的“厂卫”,其荼毒臣民的残酷和恐怖令人谈虎色变。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公开的任用特务,不得人心,且目标太大,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下情不能不周知,耳目不能没有。有此殷鉴,雍正所建立的情报网才有更多的创意。

  雍正情报网监控的主要对象是臣子。雍正以为用人得宜则地方获治,此乃敷政宁人的根本。所在,他有一个基本信念,那就是对官员要不时体访,防其改节。他的用人政策有三个要旨:广采舆论、时加访察和乾纲独断。以广东省的官箴为例,略见一斑。广州提督王绍绪系宠臣鄂尔泰所荐,雍正也曾予以“明敏稳妥”的考语,但他疑惑王绍绪“偏于养柔,恐不能克胜现任”,因此命广州将军石礼哈"留心探听,便中据实奏闻"。石礼哈对王绍绪不错,说他:“ 念念不忘圣恩,志洁行清,勤于办事”。雍正仍不放心,再向两广总督孔毓?、署理广东巡抚傅泰调查,直到再一次证实王绍绪操守极好,这才罢休。为了一名提督的任用,他不惜劳动众人。又如傅泰,不但监视王绍绪,还访察过广东布政使王士俊、广东按察使娄俨。照此说傅泰所得的宠信应该是很高的,但是,傅泰又何尝不受他人监视?从《朱批谕旨》可知,王士俊和广东总督郝玉麟都负有密报傅泰行止的使命。由此,一省大小官员均在互相监督之中。将军和总督可以密报提督、巡抚;提督、巡抚对总督,也要按皇帝的要求提供所需要的情报。章学诚在研究《朱批谕旨》时说:“彼时以督抚之威严,至不能弹一执法县令、詈误之吏,但使操持可信,大吏虽欲挤之死,而皇览能烛其微。愚尝读《朱批谕旨》,而叹当时清节孤直之臣遭逢如此,虽使感激杀身,亦不足为报也。”所叹正是封建政治尊卑统属,督察参劾均有定制,而雍正却随心所欲地混乱上下次序。一方面皇权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巩固,另一方面臣子们却处在被愚弄的境地中。

  雍正的耳目还有一类是发往督抚处试用后补的侍卫,如雍正曾派遣十个御前侍卫到川陕总督年羹尧处学习军事。这些侍卫赋有了解该地官民情况的职责,同时身负监视封疆大吏行止的密务,应该随时随地向皇帝密报年羹尧的表现。不曾料他们被年羹尧恩威并重收买下来,给雍正的密折中充满了对年羹尧肉麻的吹捧。做皇帝的得不到任何真实情况,非常恼火。当年羹尧获罪时,他在给侍卫的朱批中连斥"卑鄙"令他们不必再回京。

  在文人笔记和小说中,有许多对密访人员的记载和描写。有些情况因资料本身语焉不详已弄不清楚了,但有一批人在为雍正干密访的勾当则是千真万确的。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述及:官僚王云锦元旦在家里与亲朋好友打叶子牌,不知怎么丢了一张。第二天上朝,雍正询问他新年假期做了些什么。他从实回奏,雍正点头称是,说他细事不欺君,不愧为状元郎,随手从袖中把那张丢失的叶子牌掏了出来。王云锦惊骇有加五体投地。这样的说法近乎演义,不实的成分很多,但是雍正用耳目以获取真实情况却是事实。

  有一利必有一弊。雍正要求亲信和非亲信、了解或不甚了解的官员都互相监督。文员武弁、上下级之间、中央派员和地方官员交互进行。文武不同途,这样互察已出了正常的范围。上级监督下级,本是应有职责;但密访密奏,不是正常考核。特别是下级汇报上级、属员汇报主官更是极不正常。这种不正常的手段必然会招致朝臣们的非议。雍正去世后不到一个月,原监察御史谢世济和伯爵钦拜就大声疾呼取消密折制,他们声泪俱下历数密报的弊端:“小人多以此说害君子,首告者不知主名,被告者无由申诉;上下相忌,君臣相疑。”他们在《论开言路之疏》中提出:“欲收开言路之利,且先除开言路之弊。”尽管,新一代君主乾隆对于他们的发难不以为然,继续把密折当作法宝相袭相沿。然而,这位新皇帝对于那种训练特务、派遣耳目的手段也感到过于凶残了。为了替父亲重塑形象,掩盖其败政;更为了给自己留下好的口碑,从此他再没有大张旗鼓地强调要强化情报网、并重用那些专事密报的耳目。

乾隆的父亲是哪个皇帝

乾隆的父亲是哪个皇帝

野史秘闻

清朝党争:康熙两废太子防了八爷党却成就了韬光养晦的雍正

清朝党争:康熙两废太子防了八爷党却成就了韬光养晦的雍正

清朝历史

野史上雍正化身武林高手 还有结拜兄弟十三人

野史上雍正化身武林高手 还有结拜兄弟十三人

野史秘闻

清朝历史:矫枉过正

清朝历史:矫枉过正

清朝历史

清朝雍正时期大兴文字狱的七大案例

清朝雍正时期大兴文字狱的七大案例

清朝历史

揭秘:雍正王朝“血滴子”与特务政治的真相

揭秘:雍正王朝“血滴子”与特务政治的真相

历史知识

雍正皇位是夺来的吗?康熙遗诏的内容是否可信?

雍正皇位是夺来的吗?康熙遗诏的内容是否可信?

历史知识

吕四娘杀雍正皇帝之说缘何流传至今?吕四娘是

吕四娘杀雍正皇帝之说缘何流传至今?吕四娘是

清朝历史

哪些人对雍正登基有帮助?他们后来是怎么死的?

哪些人对雍正登基有帮助?他们后来是怎么死的?

历史知识

商朝是怎样灭亡的?商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商朝是怎样灭亡的?商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历史知识

《陆贞传奇》藏职场潜规则 被称“古装版杜拉拉”

《陆贞传奇》藏职场潜规则 被称“古装版杜拉拉”

历史知识

雍正皇位是夺来的吗?康熙遗诏的内容是否可信?

雍正皇位是夺来的吗?康熙遗诏的内容是否可信?

历史知识

曹操有几个儿子?曹丕是他的第一个儿子吗?

曹操有几个儿子?曹丕是他的第一个儿子吗?

历史知识

官渡之战的历史意义 官渡之战中曹操、袁绍和刘备各表

官渡之战的历史意义 官渡之战中曹操、袁绍和刘备各表

历史知识

官渡之战战前曹操和袁绍的兵力如何

官渡之战战前曹操和袁绍的兵力如何

历史知识

三国谋士许攸被谁所杀?许攸死亡原因分析

三国谋士许攸被谁所杀?许攸死亡原因分析

历史知识

大唐帝国西域守护神 高丽族大将高仙芝

大唐帝国西域守护神 高丽族大将高仙芝

历史知识

官渡之战:三国鼎立政治格局形成的关键之战

官渡之战:三国鼎立政治格局形成的关键之战

历史知识

揭秘古代“官舍”,古代官员官住房是否自由?

揭秘古代“官舍”,古代官员官住房是否自由?

历史知识

《陆贞传奇》造型惹争议 于正:日韩抄袭我们

《陆贞传奇》造型惹争议 于正:日韩抄袭我们

历史知识

戴笠情事 一代红星胡蝶和军统大官戴笠有什么牵扯?

戴笠情事 一代红星胡蝶和军统大官戴笠有什么牵扯?

历史知识

秦始皇陵墓被盗过吗 秦始皇陵地下墓穴结构如何?

秦始皇陵墓被盗过吗 秦始皇陵地下墓穴结构如何?

历史知识

蔡文姬与曹操有什么关系?

蔡文姬与曹操有什么关系?

历史知识

《陆贞传奇》藏职场潜规则 被称“古装版杜拉拉”

《陆贞传奇》藏职场潜规则 被称“古装版杜拉拉”

历史知识

官渡之战: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历史知识

溥仪用印管理严格:常把国玺、御玺放身边

溥仪用印管理严格:常把国玺、御玺放身边

历史知识

御玺和传国玉玺有什么区别?为溥仪掌印的那些伪满尚书府大臣的秘事揭露

御玺和传国玉玺有什么区别?为溥仪掌印的那些伪满尚书

历史知识

官渡之战中曹操为何想着要退兵?

官渡之战中曹操为何想着要退兵?

历史知识

哪些人对雍正登基有帮助?他们后来是怎么死的?

哪些人对雍正登基有帮助?他们后来是怎么死的?

历史知识

收藏知识 故事大全 经典国学 诗词大全 民俗知识 运动常识 舞蹈知识 软件教学 阅读美文 范文大全 武术学习 棋牌学习 时尚潮流 闲趣爱好 分类知识 历史天地 家庭养花 饮茶文化 宠物养殖 种植技术 果树种植 养殖技术 实用百科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生活妙招 养生知识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