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子部

频道主页

《伤寒论·卷四·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原文/译文/评析(9)

张仲景  zhuakuai.com 

  【原文】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一云脐下心下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译文】

  外感病八九天后,风湿相互搏结,出现身体疼痛剧烈,不能自行转侧,不作呕,口不渴,脉象浮虚而涩症状的,主治用桂枝附子汤,若病人大便硬结、小便通畅的,主治则用去桂加白术汤。

  【评析】

  本条讲风湿体痛的症治。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甘草二两(炙)。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去桂加白术汤方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白术四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汽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
 

  【原文】

  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①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注释】

  ①掣痛:疼痛有牵引拘急的感觉。

  【译文】

  风湿相互搏结,周身关节剧烈疼痛,牵引拘急不能屈伸,触按则疼痛更甚,汗出,短气,小便不通畅,畏风不愿减衣,或者身体轻度浮肿的,主治用甘草附子汤。

  【评析】

  本条讲风湿留注关节的症治。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破)、白术二两、桂枝四两(去皮)。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原文】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译文】

  外感病,脉象浮滑的,这是表有热,里也有热,主治用白虎汤。

  【评析】

  本条讲白虎汤症的脉象与病机。

  白虎汤症应是里热为主,热势蒸达于外,可至表里俱热,有热而无结,脉象可见到浮滑。这本来是很易理解的问题,只因为原文“里有寒”字句,以致发生长期争议,有些注家就“寒”字大做文章,实际于事无补,我们认为不必拘泥妄定。至于《玉函经》作“白通汤”,从表热里寒来说,似亦有理,但里阳虚的脉象绝不会浮滑,可知也是讹误。
 

  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咸,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臣亿等谨按前篇云热结在里,表里俱热者,白虎汤主之。又云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此云脉浮滑,表有热,里有寒者,必表里字差矣。又阳明一证云脉浮迟,表热里寒,四逆汤主之。又少阴一证云,里寒外热,通脉四逆汤主之,以此表里自差明矣,《千金翼方》云白通汤非也。
 

  【原文】

  伤寒,脉结代①,心动悸②,炙甘草汤主之。

  【注释】

  ①脉结代:结脉和代脉并称,张景岳说:“脉来忽止,止而复起,总谓之结。”代者,更代之意,于平脉中忽见软弱,或乍疏乍数,或断而复起,均名为代。

  ②心动悸:心脏跳动得很厉害。

  【译文】

  外感病,脉象结代,心中悸动不宁的,主治用炙甘草汤。

  【评析】

  本条讲伤寒兼见心虚脉症的治法。

  一般说来,结脉轻而代脉重,所以结为病脉,代为危候。脉见结代,症见心脏动悸,这是心血虚而真气不续的征兆,此时虽有伤寒表症,也不可发汗解表,而应当急救其里,用补血益气通阳复脉的炙甘草汤。否则,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当然,结脉并不都主虚症,也有因邪气阻隔,如痰食阻滞,淤血凝结,致气血流行不畅而产生,又须驱邪为治,邪去则脉自复。此外也有禀赋异常,虽然是结脉而体健无病,不可误作病脉。这就要求医者必须综合整个情况,作具体分析。
 

  炙甘草汤方

  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去皮)、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擘)。

  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原文】

  脉按之来缓,时而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译文】

  脉象按之见缓,时而一止而又继续跳动的,即结脉。又有脉象跳动中一止,能够自还,脉搏停止间歇时间短,复跳的脉稍快的,名“结”,属于阴脉。脉象跳动中一止,不能自还,良久方再搏动的,名“代”,属于阴脉。有这种脉象出现的,大多不易治疗。

  【评析】

  本条讲说明结脉与代脉的异同。

收藏知识 故事大全 经典国学 诗词大全 民俗知识 运动常识 舞蹈知识 软件教学 阅读美文 范文大全 武术学习 棋牌学习 时尚潮流 闲趣爱好 分类知识 历史天地 家庭养花 饮茶文化 宠物养殖 种植技术 果树种植 养殖技术 实用百科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生活妙招 养生知识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