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集》卷四相和歌辞(2)
郭茂倩 zhuakuai.com薤露
【原文】
薤①上露,何易晞②。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注释】
①薤(xiè):植物名,叶子丛生,细长中空,断面为三角形,伞形花序,花是紫色的。②晞:晒干
【译文】
薤叶上的露水,是多么容易晒干啊!露水虽然今日被晒干,但明日清晨又会落在薤叶上。而人命奄忽,一旦死去,就再没有醒来的时候。
【赏析】
《薤露》本是送葬的哀歌。旧说出于楚汉之际的田横的门客,田横被汉高祖征召,半途自杀,他的门客哀悼他作了此歌。至汉武帝时,李延年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
陌上桑
唐·李白
【原文】
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五马①如飞龙,青丝结金络。不知谁家子,调笑来相谑。妾本秦罗敷,玉颜艳名都。绿条映素手,采桑向城隅。使君且不顾,况复论秋胡②。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托心自有处,但怪傍人愚。徒令白日暮,高驾空踟蹰。
【注释】
①五马:汉代太守出行时乘坐五马之车,因此以“五马”为太守的代称。②秋胡:鲁秋胡成婚五日就赴陈做官,五年后回家,在路上看到一个采桑的妇人,秋胡调戏人家,许以千金,被严词拒绝。到家里才知道那个被自己调戏的采桑妇是自己的妻子。秋胡十分惭愧,他的妻子悲愤而投河自杀。
【译文】
美女在渭桥东采桑,春天正是事蚕作的时候。这时,突然有个乘坐五马之车的太守疾驰经过此地,他的马装饰华美,还饰有金络。不知是哪家公子,前来调笑采桑女。采桑的人本是秦罗敷,她的美貌在整个都城里都是有名的。嫩绿的桑条映着她那洁白的纤纤细手,她正在都城的一角采桑。像使君那样的高官都调戏不动她,何况是秋胡那样的人呢。寒蝉喜爱碧草,鸣凤栖息在青翠的梧桐树上。她自己心中已经有中意之人,只怪旁人愚钝,不知道她已托心于人。只让他们从白天空等到日暮,停下车来空自踟蹰。
【赏析】
《陌上桑》,乐府《相和歌辞》旧题。这首诗写的是秋胡戏妻的故事,诗中赞扬了罗敷的坚贞自洁,诗人也用以寄托自己对国、对君的忠诚。
长歌行
晋·陆机
【原文】
逝矣经天日①,悲哉带地川②。寸阴无停晷③,尺波岂徒旋。年往迅劲矢④,时来亮急弦。远期⑤鲜克及⑥,盈数⑦固希全。容华夙夜零,体泽⑧坐自捐。兹物苟难停,吾寿安得延。俛仰⑨逝将过,倏忽几何间。慷慨亦焉诉,天道良自然。但恨功名薄,竹帛⑩无所宣。迨及岁未暮,长歌乘我闲。
【注释】
①逝矣经天日:是说每天太阳由东到西运行,使时间日益流逝。②悲哉带地川:是说河川日夜流逝,一去不返,所以可悲。③晷(ɡuǐ):日影,此处指时间。④矢:弓箭。⑤远期:久远的生命。⑥鲜克及:很少能够达到。⑦盈数:这里指人生百岁。⑧体泽:体力和精神。⑨俛(miǎn)仰:同“俯仰”,比喻时间短暂。⑩竹帛:均为书写所用,这里代指史册。宣:记载、流传。
【译文】
太阳每天由东到西运行,时间日益流逝。河川日夜流逝,一去不返,真是可悲。短短的光阴从不停留,尺寸的波浪怎能够自动回流?岁月的逝去和到来犹如弓箭那样迅速。久远的生命很少人能够达到,能活到百岁的本来就很少。人的容颜每天都在凋谢,人的体力和精神也无缘无故地自动消耗着。生命本就难以停留,寿命本就难以延长,人活在人世间,不过是瞬间而逝的事情。即使对此怨愤不平也无济于事,因为这是自然的规律。只恨我还没有建立功名,不能留名史册。趁着年岁还没有到晚年的时候,唱一曲长歌来表达自己的情志。
【赏析】
《长歌行》属于相和歌辞。这首诗写的是人生短促,应当乘闲长歌,使人生过得逍遥、欢娱。
长歌行
唐·李白
【原文】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大力运天地,羲和①无停鞭。功名不早著,竹帛②将何宣?桃李务③青春④,谁能贳⑤白日?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⑥。
【注释】
①羲和:神话中羲和驾车,指的是太阳的运行。②竹帛:史册。③务:需要。④青春:春天。⑤贳(shì):借。⑥蒲柳:蒲与柳都早落叶,这里用来比喻人的早衰。
【译文】
桃李盛开的日子,荣华灿烂照耀当年。春风吹动万物,大地上处处充满了蓬勃的生机,草木都意欲彰显自己最美的一面。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枯枝上不会长出丑叶,干涸之水也会吐出清泉。天地万物都跟随大自然的运转,太阳公羲和没有停鞭休息的时候。如果功名不早著,自己的功勋怎会彪炳史册呢?桃李开时须是春天,谁能让白天悄悄流逝,而期望它能再次回来?富贵与神仙,两者是不能同时得到的,再蹉跎下去二者都会以失败而告终。金石尚且能够销铄,风霜尚且没有固定的品质,何况是人呢?害怕等到日下月落之后,只会在歌与酒之间强颜欢笑,蹉跎时光。秋霜是不会等人的,突然之间蒲树与柳树的叶子就凋落了。随着时间悄无声息地流逝,人也会早早衰老。
【赏析】
《长歌行》,乐府《相和歌辞》旧题。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期望及早建功立业,期望功垂千古、名留史册的强烈的用世之心。
薤露
魏·曹操
【原文】
惟汉廿二世①,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②,知小而谋强③。犹豫不敢断,因狩④执君王。白虹为贯日⑤,己亦先受殃。贼臣持国柄⑥,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⑦。
【注释】
①惟汉廿二世:汉代自高祖刘邦建国到灵帝刘宏是二十二世。②沐猴而冠带: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沐猴,猕猴;冠,戴帽子。③知小而谋强:智小而想图谋大事,这里指的是何进。④狩:狩是指古代帝王出外巡视,而古代史书上遵守“为尊者讳”的原则,往往以天子出逃或被掳为“狩”,这里是指少帝奔小平津的事情。⑤白虹为贯日:“白虹贯日”是一种天象,指太阳中有一道白气穿过,古人以为这是上天预示给人间的凶兆,往往应验在君王身上。⑥贼臣持国柄:指董卓之乱。董卓乘着混乱之际操持国家大权。⑦“瞻彼”两句:我瞻望着洛阳城内的惨状,就像当年微子面对着殷墟而悲伤不已。据《尚书·大传》中说,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在商朝灭亡后,经过殷墟,见到宫室败坏,杂草丛生,便写下了一首名为《麦秀》的诗以表示自己的感慨与对前朝的叹惋。
【译文】
汉朝自建国到现在已是二十二世,所重任的人(何进)真是徒有其表。猴子虽穿衣戴帽,可究竟不是真人,(他)智小而想图谋大事,做事又犹豫不决,致使君王(少帝)被劫。白虹贯日是上天给人间的凶兆,这应验在君王身上,而(何进)自己也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乱臣贼子(董卓)乘着混乱之际操持国家大权,杀害君主,焚烧东京洛阳。汉朝四百年的帝业由此倾覆,帝王的宗庙也在烈火中焚毁。(献帝)被迫着西迁至长安,一路上迁徙的百姓哭声不止。我瞻望着洛阳城内的惨状,就像当年微子面对着殷墟而悲伤不已。
【赏析】
《薤露》属于乐府《相和歌·相和曲》歌辞,原先它与《蒿里》都是古人出丧时唱的歌,相传齐国的田横不肯降汉,自杀身亡,其门人作了这两首歌来表示悲丧。“薤露”两字意谓人的生命就像薤上的露水,太阳一晒,极易干掉。曹操用此古调来写时事,开创了以古乐府写新内容的风气。清代沈德潜说:“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古诗源》)这是颇有见地的意见。曹操之所以能以旧瓶装新酒,是因为乐府本身就有“缘事而发”的特点,宜于用来记录史实,抒发情感,同时《薤露》本身也有悲悼王公贵人之死的意思,曹操用此哀叹国家丧乱,君王遭难,百姓受殃,正有悲悼之意。
薤露
魏·曹植
【原文】
天地无穷极①,阴阳转相因②。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③。愿得展④功勤,输力⑤于明君。怀此王佐才⑥,慷慨独不群⑦。鳞介⑧尊神龙,走兽宗麒麟。虫兽犹知德,何况于士人。孔氏删诗书,王业粲⑨已分。骋⑩我径寸翰,流藻垂华芬。
【注释】
①天地无穷极:指天地永恒存在,没有终极的时候。②阴阳转相因:寒暑阴阳相互更迭。③忽若风吹尘:这里指人生短促,好像风吹起尘土。④展:舒展,发挥。⑤输力:尽力。⑥王佐才:足够辅佐帝王的才能。⑦慷慨独不群:指卓越不凡,不同流俗。⑧鳞介:指长有鳞甲的鱼和虫。这两句是以龙和麒麟的不凡,来比喻人的杰出。⑨粲(càn):鲜明。⑩骋:发挥才能。径寸翰:形容大手笔。
【译文】
天地永恒存在没有终极,寒暑阴阳相互更迭。人生在人世间,生命极其短促,就好比风吹起尘土。愿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尽力为贤明的君主效力。怀着这样为帝王辅助的才能,卓越不凡,不同流俗。鳞介以神龙为尊,走兽以麒麟为宗,自己犹如神龙和麒麟一样,十分杰出。孔子删定《诗》、《书》后,王者的事业已经很分明。我用自己的文藻驰骋,以文章垂范后世,千古留名。
【赏析】
这首诗主要写人生短促,应该及时建功立业,传名后世。在诗中曹植不但对自己的政治才能很自信,也颇想在文学上一展自己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