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集部

频道主页

《乐府诗集》卷四相和歌辞(3)

郭茂倩  zhuakuai.com 

  蒿里

  【原文】

  蒿里①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②。鬼伯③一何④相催促,人命不得稍踟蹰⑤。

  【注释】

  ①蒿(hāo)里:魂魄聚居之地。②无贤愚:无论是贤达之人还是愚昧之人。③鬼伯:主管死亡的神。④一何:何其,多么。⑤踟蹰:逗留。

  【译文】

  蒿里是魂魄聚居之地,无论贤达之人还是愚昧之人都不免一死,魂归蒿里。主管死亡的神对人命的催促是多么紧迫啊,人的性命不能久长,更容不得稍稍逗留。

  【赏析】

  蒿里在泰山下。迷信传说,人死之后魂魄归于蒿里。歌的开头提出疑问:“蒿里谁家地?”疑问的所以提出,在于下一句:“聚敛魂魄无贤愚。”人间从来等级森严,凡事分别流品,绝无混淆,似乎天经地义。所以诗人不解:这“蒿里”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那里为什么不分贤愚贵贱?人间由皇帝老子、王公大臣及其鹰犬爪牙统治,那么,这另一个世界,是“谁家”的天下,归谁掌管呢?人活着的时候绝无平等可言,死后就彼此彼此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后两句说,“鬼伯”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一旦他叫你去,你想稍稍踟蹰一下也不可能。“催促”得那样急,到底为的什么?求情祷告不行,威逼利诱也不行。人间的万能之物——权势、金钱、这时候完全失去效用,不能代死。这其中的道理又是什么呢?看来,“鬼伯”是最公正廉洁的。然而,他可敬却不可亲,没有人不怕他。不管凤子龙孙,也不管皇亲国戚,他都是一副铁面孔,决不法外开恩,也不承认特权。无论什么人,对他都无计可施。

  这篇歌辞反映人们对生死问题的种种思索。但由于时代和科学水平的局限,其认识还不能离开唯心论的前提。

  艺术表现上,此诗则以自然见其本色。全篇四句,两两设为问答,如随口吟唱,联类成篇。

  蒿里①

  魏·曹操

  【原文】

  关东有义士②,兴兵讨群凶③。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④。军合力不齐⑤,踌躇而雁行⑥。势利使人争,嗣还⑦自相戕⑧。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⑨。铠甲生虮虱⑩,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注释】

  ①《蒿里》:本为送葬唱的挽歌,曹操借旧题写汉末时事。东汉末年,董卓专权乱政。初平元年(190)春,函谷关以东诸州郡推举袁绍为盟主,起兵讨伐董卓。诸州郡首领各怀私心,踌躇观望,为扩大势力,甚至互相火并。此诗写汉末群雄争战,民遭涂炭,被赞为汉末实录。蒿里,传说人死后魂魄聚居的地方。②关东:函谷关以东。义士:指起兵讨伐董卓的诸州郡首领。③群凶:指董卓一伙。④“初期”两句:本来期望同心合力,讨伐董卓,兴复王室。盟津,即“孟津”,今属河南洛阳。相传周武王伐纣时曾在此大会八百诸侯。乃心,其心,指“义士”之心。咸阳,秦京都,此借指汉长安皇室,当时献帝被挟持到长安。长安与咸阳都在关中,今属陕西。⑤力不齐:指讨伐董卓的诸州郡首领各有打算,力量不集中。⑥“踌躇”句:踌躇,犹豫不前。雁行,阵名,横列队伍,如飞雁的行列。这里是形容诸军列阵观望的样子。⑦嗣还:其后不久。⑧戕(qiānɡ):杀害。⑨刻玺于北方:指初平二年(191)袁绍谋废献帝,想立刘虞为皇帝,并刻制印玺之事。玺,印,秦以后专指皇帝用的印章。⑩铠甲生虮虱:由于久战不息,不脱战服,战服上都生了虱子。铠甲,古代的护身战服,金属制成的叫铠,皮革制成的叫甲。虮,虱卵。万姓:百姓。生民:百姓。

  【译文】

  关东的仗义之士都起兵讨伐那些凶残的人。最初约会各路将领订盟,同心讨伐长安的董卓。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队汇合以后,因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势利”二字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由于战争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两个还活着,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

  【赏析】

  《蒿里》是汉乐府旧题,为古代的挽歌,汉乐府古辞尚存,见于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中的《相和歌辞·相和曲》。曹操的《蒿里》是借旧题写时事,内容记述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难,堪称“汉末实录”的“诗史”。

  短歌行

  魏·曹操

  【原文】

  对①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②,去日③苦多④。慨当以慷⑤,忧思难忘。何以解忧⑥?唯有杜康⑦。青青子衿⑧,悠悠⑨我心。但为君⑩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注释】

  ①对:对着。②朝露:早晨的露水。这里用以比喻人生的短暂。③去日:过去的日子。④苦多:恨多。苦,感到痛苦、烦恼。⑤慨当以慷:慨而且慷。慨慷,指因不能实现自己理想而内心产生不平静的感情。⑥何以解忧:用什么东西来解除我的忧愁呢?⑦杜康:相传是古代最初造酒的人。这里用做酒的代称。⑧衿:同“襟”,古代称衣服的交领。青衿是周代学子的服装。⑨悠悠:长。形容思虑连绵不断。以上两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篇成句,用以表示对贤才的思念。⑩君:指所思念的贤才。沉吟:沉思吟味。意谓整日在心头回旋。呦呦(yōu yōu):鹿鸣声。苹:艾蒿。嫩叶有香气。其干叶制成艾绒,用于针灸。瑟、笙:两种乐器名。以上四句出自《诗经·小雅·鹿鸣》篇。《鹿鸣》篇原是宴宾客的诗,这里用以表示自己对待贤才的态度。辍(chuò):停止。谓求贤而不可得。中:中心,内心。越陌度阡:这句说客人远道来访。阡、陌,都是田间的道路,南北的叫“阡”,东西的叫“陌”。枉用相存:枉劳存问。枉,屈驾;用,以;存,问候。契阔:聚散。这里有久别重逢的意思。匝:周。以上几句以乌鹊喻贤才,比喻贤才寻找归宿,但无所依托。

  【译文】

  面对美酒伴以高歌,人生短暂岁月几何?好像晨间的露水一般,过去荒废的日子恐怕已经所剩不多……听着席上的歌声慷慨激昂,心中的忧愁却难以遗忘。用什么来排解忧愁?只有那美酒名曰“杜康”。“青青”的是您的衣襟,悠悠的是我的愁心。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轻声吟诵至今。“呦呦”的是麋鹿在鸣叫,因为取食到了野外的苹草。正是因为我有高贵的客人,演奏起瑟琴、吹奏起笙笛。明亮得如同天上的月亮,什么时候我才能够摘取?忧伤正从中而来,连绵不绝从未停止。越过田间交错的小路,屈就了您前来拜访。久别重逢,长谈畅饮,心中重温着往日的恩情。月亮皎洁,星星稀疏,乌鸦向南飞去。绕着大树徘徊不止,有哪个枝头是可以依附的呢?高山从不满足于自己的高大,大海从不满足于自己的深广。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于我!

  【赏析】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平调曲》。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这种乐曲怎么唱法,现在当然是不知道了。但乐府《相和歌·平调曲》中除了《短歌行》还有《长歌行》,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引证古诗“长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和晋代傅玄《艳歌行》“咄来长歌续短歌”等句,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有长短”。我们现在也就只能根据这一点点材料来理解《短歌行》的音乐特点。《短歌行》这个乐曲,原来当然也有相应的歌词,就是“乐府古辞”,但这古辞已经失传了。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拟乐府《短歌行》。所谓“拟乐府”就是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这里要介绍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短歌行

  晋·陆机

  【原文】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①。时无重至,华不再扬②。苹③以春晖,兰以秋芳。来日④苦短,去日⑤苦长。今我不乐,蟋蟀在房⑥。乐以会兴,悲以别章。岂日无感,忧为子忘。我酒既旨⑦,我肴既臧⑧。短歌有咏,长夜无荒⑨。

  【注释】

  ①朝霜:早晨的露水。这里形容转瞬而逝的短暂。②华不再扬:指花不能再次开放。③苹(pínɡ):一种水草,春天生长。④来日:指自己一生剩下的日子。⑤去日:指已经过去的日子。⑥蟋蟀在房:这里借用《诗经》的诗句:“蟋蟀在堂,岁律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诗经》原意是教人及时依照礼制而适当取乐。陆机在这里运用此意。⑦旨:美好。⑧臧:好。本句出自《诗经》。⑨“短歌”两句:意为吟咏短歌,及时行乐,而不至于荒废时间。与《诗经·蟋蟀》中的“好乐无荒”意义相同。

  【译文】

  因为人的寿命短促,虽然临觞作乐,也只能悲歌慷慨,难以忘怀忧愁。人生在人世间,就好像早晨的露珠一样,转瞬就会逝去。时间不会重新再来,花也不可能再次开放。苹只在春天绽放光彩,兰只在秋天发出芬芳。剩下的日子苦短难耐,过去的日子让人感到苦闷惆怅。人应当及时享乐,因与友人相会而快乐,以分别而感到悲伤。哪里会没有这样的人生感触,只是因为见到我的朋友而忘却忧愁了。我的酒肴十分美好,就让自己尽情地品尝享受吧!去吟咏短歌,及时取乐,而不至于荒废岁月。

  【赏析】

  这首诗主要是感叹人生短促,应当及时行乐。诗中有的句子有意效法曹操,本诗虽也叙友情,不过并没有曹操在《短歌行》中表现出的那种建功立业的雄心。

  短歌行

  唐·李白

  【原文】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①。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②。麻姑③乖两鬓,一半已成霜。天公见玉女,大笑④亿千场。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富贵非所愿,为人驻颓光⑤。

  【注释】

  ①“白日”两句:时光多么短促,人生百年很快就要过去。白日,白昼。这里泛指时光。何,何其,多么。短短,非常短促。乐府诗常用叠字以加强语气。②苍穹:苍天。茫茫:没有边际。万劫:万世。太极:本义是天地未分之前混而为一的状态,这里借指太初时代。③麻姑:神话传说中的仙女。④大笑:据《神异经·东荒经》记载,东王公经常和玉女做以箭投壶的游戏,每次投一千二百支,投不中的,天就为之大笑。⑤颓光:流逝的日光。

  【译文】

  时光多么短促,人生百年很快就要过去。宇宙是那么广阔邈远,从太初到如今,人间已经历了万世。神话传说中的仙女麻姑低垂的两鬓现在有一半已经斑白。传说中东王公经常和玉女做以箭投壶的游戏,每次投一千二百支,投不中的,天就为此而大笑。我要挽住六龙,转回太阳的座车,拴在扶桑树上;我要以北斗做酒勺,斟上美酒,请六龙各喝一杯。富贵并不是我想要的,只希望流逝的时光能够回流,能长久为我驻足。

  【赏析】

  《短歌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调名,内容多写人生短促,及时行乐。这首诗利用乐府旧题,赋以新的含义,通过奇妙的神话传说,揭示了生命有限、宇宙无穷的规律。“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显示了作者珍惜年华、奋发有为的精神。全诗构思新颖,基调积极,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乐府诗集简介

乐府诗集简介

古文典籍

收藏知识 故事大全 经典国学 诗词大全 民俗知识 运动常识 舞蹈知识 软件教学 阅读美文 范文大全 武术学习 棋牌学习 时尚潮流 闲趣爱好 分类知识 历史天地 家庭养花 饮茶文化 宠物养殖 种植技术 果树种植 养殖技术 实用百科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生活妙招 养生知识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