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集部

频道主页

《乐府诗集》卷四相和歌辞(6)

郭茂倩  zhuakuai.com 

  豫章行苦相篇

  晋·傅玄

  【原文】

  苦相①身为女,卑陋②难再陈。男儿当门户,堕地自生神③。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女育无欣爱,不为家所珍。长大逃深室,藏头羞见人。垂泪适他乡④,忽如雨绝云。低头和颜色,素齿⑤结朱唇。跪拜无复数,婢妾如严宾。情合同云汉⑥,葵藿仰阳春。心乖⑦甚水火,百恶集其身。玉颜随年变,丈夫多好新。昔为形与影,今为胡与秦⑧。胡秦时相见,一绝逾参辰⑨。

  【注释】

  ①苦相:作者虚拟的人名,借此表示妇女的苦难。②卑陋:指身份、地位卑贱。③“男儿”两句:写男子出生时就被重视,父母希望他建功立业,存有大志。④垂泪适他乡:这里指女子眼含泪水远嫁他乡。适,到。⑤素齿:牙齿藏在唇内,不敢启齿。这里形容女子出嫁后不敢随便说话。⑥云汉:银河。这里借喻天上的牛郎、织女星。⑦心乖:指男子变了心。⑧胡与秦:胡,北方少数民族。秦,指汉族。胡与秦地域、种族不同。⑨参辰:指天上的参星和辰星。两颗星星一颗升起时,另一颗就降落,不能同时见于天空。这里比喻二人不相见。

  【译文】

  苦相身为女子,地位十分卑微。而男子刚出生就被重视,父母就希望他能立下大志,建功立业,光耀门楣。苦相身为女子生来就不被家里珍视。长大以后,她只能居于深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旦来了客人,就得躲藏起来,羞于见人。到了出嫁的年纪,她含着眼泪远嫁异地。出嫁后,她就像雨滴从云层落下,从此便成了别家的人。在婆家她总是低着头,表现得很和顺,也不敢随便说话。对公婆、丈夫等的跪拜没有数,对婢妾也要如同庄严的客人那样敬重。幸好她与丈夫情投意合,只是二人如天上的牛郎织女星,不能常常相聚。而且女子之于丈夫,也只是如葵藿仰望阳光那样,尊卑悬绝,永远和丈夫处于不平等的地位。男子一旦变了心,就把各种的罪名都强加到女子的身上。随着女子容颜老去,丈夫对她的情意也已不再有,又有了新欢。往昔她与丈夫,像形和影一样不能分离,如今彼此却如胡与秦,相隔万里。即使胡秦之地的人,时而也有相见的时候,但她与丈夫却如天上的参星和辰星,永不相见。

  【赏析】

  《豫章行苦相篇》,属于《相和歌辞》。其最初的内容为树木生在豫章山中,被人砍伐,建造船舟、宫殿,使枝叶分离。傅玄这首诗写的是封建社会妇女备受歧视的情况及其悲惨的命运。诗歌文字质朴,多用白描的手法。

  豫章行

  唐·李白

  【原文】

  胡风吹代①马,北拥鲁阳关②。吴兵照海雪③,西讨何时还?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④。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⑤。本为休明人⑥,斩虏素不闲⑦。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精感石没羽⑧,岂云惮⑨险艰?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⑩。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

  【注释】

  ①代:古国名,在今山西东北部和河北蔚县一带。其地盛产良马。②鲁阳关:古关名,在今河南鲁山,是古代的军事要地。③吴兵照海雪:这句写唐军出发西征。吴兵,吴地征来的兵。照海雪,指吴兵旗帜鲜明,照耀如同海中的雪浪。④“半渡”两句:大军正在上辽津渡河,当时黄云蔽空,天色暗淡。上辽津,即上辽水,今名潦水。源出江西奉新县西,流经永修县,与修水汇合。⑤豫章山:泛指豫章境内的高山。⑥休明人:太平时候的人。⑦素:向来。闲:通“娴”,熟悉。⑧精:精诚。⑨惮:惧怕。⑩落星湾:也叫落星湖,在今江西鄱阳湖西北。此曲:指《豫章行》。鬓成斑:头发变成花白。

  【译文】

  战马在胡风的吹拂下,鬃毛尽卷起来,更显飒爽强健。往北去就是军事要地鲁阳关了。吴兵旗帜鲜明,耀眼如同海中的雪浪。不知道他们西讨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大军正在上辽津渡河,当时黄云蔽空,天色暗淡。老母与儿子离别,十分悲痛,呼号不绝,她们远远相送儿子到野间,仍然不愿离去,因为他们都不知再次相见会在何时。旌旗飘扬,白马嘶嘶,征人已经离去了,可她们仍哭着久久追攀,不愿回去。秋天最是悲凉的季节,豫章山上的白杨苦闷无依,早早便叶落凋零了。士兵们本是太平时代的人,生来就对斩杀胡虏的事并不熟悉。怎会吝惜自己的生命,害怕在战争中死亡呢?只期望能够为君主扫除敌寇。传说李广在边塞打猎时,把草中的石头误认为是隐伏着的老虎,立即弯弓射去,由于他射箭时专心致志,这箭竟深深地陷入石中。战士们身在边塞,也是怀抱一腔报君建功的热诚,怎会惧怕危险呢?在战场杀敌胆如鲸飞,声势浩大。这首曲子不可以奏响,因为三军战士头发已经花白,听到此曲,一定会感到无限悲伤。

  【赏析】

  上元元年(760),李白寓居豫章。当时安史余党仍骚扰河南一带,平叛战争正在艰苦地进行。诗人目睹吴地人民应募从军、奔赴战场的悲壮情景,有感而作此诗。诗中对出征战士寄予同情和希望,鼓励他们英勇作战。

  相逢行

  【原文】

  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不知何年少①?夹毂问君家②。君家诚易知,易知复难忘;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堂上置樽酒③,作使邯郸倡④。中庭⑤生桂树,华灯⑥何煌煌。兄弟两三人⑦,中子为侍郎⑧;五日一来归⑨,道上自生光;黄金络马头,观者盈道傍。入门时左顾⑩,但见双鸳鸯;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音声何噰噰,鹤鸣东西厢。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小妇无所为,挟瑟上高堂:“丈人且安坐,调丝方未央。”

  【注释】

  ①不知何年少:《玉台新咏》作“如何两少年”。②毂(ɡū):车轮中心的圆木,辐聚其外,轴贯其中。这里代指车。夹毂,犹“夹车”。这两句是说,两个少年站在车的两旁而问。③置樽酒:指举行酒宴。④作使:犹“役使”。邯郸,汉代赵国的都城,在今河北邯郸城西南。倡,歌舞伎。邯郸倡,赵国女乐,闻名当时。⑤中庭:庭中,院中。⑥华灯:雕刻非常精美的灯。⑦兄弟两三人:兄弟三人。从下文“中子”、“三妇”可证。“两”字无意义。⑧侍郎:官名。《后汉书·百官志》:“侍郎三十六人,作文书起草。”秩各四百石。⑨五日一来归:汉制中朝官每五日有一次例休,称为“休沐”。⑩左顾:回顾。双鸳鸯:鸳鸯为匹鸟,总是成对并游。双鸳鸯,就是“双双的鸳鸯”,汉乐府诗中常用这种省字法。噰噰(yōnɡ yōnɡ):音声相和貌,这里形容众鹤和鸣之声。流黄:或作“留黄”、“骝黄”,黄间紫色的绢。丈人:子媳对公婆的尊称。调丝:弹奏(瑟)。丝,指瑟上的弦。未央,未尽。“方未央”或作“未遽央”,“未遽央”与“未央”同义。这句是说弹瑟正在进行。

  【译文】

  在狭窄的小路间相逢,道路太窄容不下车子。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少年,停下车来问你家的情况。你家的情况是容易知晓的,因为你家是这里的豪门大户,所以我不但容易知晓而且还难忘。你家的门是用黄金做的,堂屋的用料是汉白玉。你家堂屋里常常设有樽酒,还有赵地的歌女在这里演奏。你家庭院中央有棵桂树,树上挂着很多彩灯,每当夜晚来临,这些灯光灿烂明亮。你家有三个弟兄。家里的老二是皇帝的侍从,官为侍郎。他五天休一次假,当他休假回家时,一路上光彩照人。驾马所用的马勒是用黄金装饰的,围观的人很多,充满道路两旁。进入家门,向左边的池塘望去,只见成对的鸳鸯飞来。七十二只鸳鸯罗列成行,它们欢乐地在水里游着,声音和谐。在东西两侧还有白鹤噰噰鸣叫。老大媳妇正在织罗绮,老二媳妇在织黄紫相间的绢。老三媳妇没有事情可做,就拿着把琴瑟去堂屋。老人在屋内安坐后,她便开始调弦准备弹奏美妙的乐曲了。

  【赏析】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前面六句是第一部分。两位驾车的少年(由歌者所扮),在长安的狭窄小路上迎面而遇。路实在太窄了,谁也过不去,于是他俩就干脆停下车,攀起话来了。素不相识,没有太多的共同话题好谈。于是就面对酒宴上的主人夸起他家的声势显赫和无比豪富来。“君家”即你的主人家,你的主人家是那么容易让人知道,知道后又是那么难以忘却——这两句巧妙的恭维话,自然让坐在那里听歌的主人满心欢喜。这一部分可以算是引子,往下十八句,是第二部分。两位少年一唱一和,争着夸说主人家的种种富贵之状。“您家外部是黄金为门,内里是白玉为堂。”一金一玉,其建筑之富丽堂皇可想而知。“您家中是樽中酒常满,座上客常有,待客时,还有产于邯郸的美丽歌伎供驱遣献歌献舞。此时庭中桂树正在飘香,堂内华灯煌煌,照得通室明亮。”有酒有客,有美女有华灯,其权势地位、荣乐享受可知。以家童身份出现的少年则说:“我家乃官宦之家,家中兄弟三人,别人不提,就说老二吧,他在朝中做侍郎,每当休沐日回家,一路上好不气派,马笼头全是黄金为饰,道路生光;路旁观者如云,啧啧赞叹,挤满路旁。”有正面写,有侧面写,其显赫之势可知。再说到家中情况:进得家门,左顾右盼,只见庭前池中一大群鸳鸯,双双对对排列成行;又闻家中所养白鹤,于东西厢发出噰噰的鸣声。它们都在欢迎主人的归来。有禽则有池,其庭院之广大可知。这一段,分四层对这一豪富之家的富贵、气派、享受极意铺排渲染,以见其不同寻常,从而与上文“君家诚易知,易知复难忘”的话相照应,以见言之不虚。至此,这位豪富在长安城中的权势、地位如何,便不言而喻了。“大妇织绮罗”六句是第三部分,写家中三妇所为。“我主人家中三子各有一妇,大妇、中妇长于织作,能织绫罗绸缎。小妇另有所长,一到全家团聚之日,便以鼓瑟来为全家助兴。”“丈人且安坐,调丝方未央”两句有双重含义,一是承小妇挟瑟说,是转述小妇语:“请公公高堂安坐(当然也包括家中其他成员),听我奏一曲。”这层意思显得亲切风趣,气氛活跃。二是借此语兼而表白歌者自己奏曲献歌的心愿。丈人,从前一层意思说,是称公公,从后一层意思说,是尊称主人。调丝,调弦定音以奏乐曲。未央,即未尽,这里是尚未调好音。这一段写三妇之所为,以见这一豪富之家的家礼家风和家庭之乐,同时也暗示媳妇们能有如此才能,把家事操持得井井有条,则家中其他人员的才干,也就可想而知了。这六句,后代诗人多敷衍其诗意,形成了《三妇艳》等一系列新的乐府诗。

  这首诗的重点在于对那位主人家的富贵享乐作铺排渲染,写得气氛热烈、生动夸张,笔法犹如汉代大赋,尽管没有佳句妙语,但其气势也足以打动和感染读者。这种玉堂金马的重叠堆积,正是汉代国力强盛的折光反映;而这种层层铺排、极力渲染的笔法,使诗歌充满着力度和厚度,这也正是汉代民族力量浑厚、民族精神旺健的反映,从中读者可以形象地感受到汉代被称为封建社会之“盛世”是信然不诬的。这,就是此诗所具有的社会认识价值。它和《东门行》、《妇病行》等反映贫苦人民生活的乐府诗一样,都是后人了解汉代社会真貌的不可缺少的媒介。

  相逢行

  唐·李白

  【原文】

  朝骑五花马①,谒帝出银台②。秀色谁家子,云车③珠箔④开。金鞭遥指点,玉勒⑤近迟回⑥。夹毂⑦相借问,疑从天上来。怜肠愁欲断,斜日复相摧。下车何轻盈,飘然似落梅。邀⑧入青绮门,当歌共衔杯。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相见不相亲,不如不相见。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胡为守空闺,孤眠愁锦衾。锦衾与罗帏,缠绵会有时。春风正澹荡⑨,暮雨来何迟?愿因三青鸟⑩,更报长相思。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当年失行乐,老去徒伤悲。持此道密意,无令旷佳期。

  【注释】

  ①五花马:毛色呈五种颜色的马,这里指名贵的马。②银台:唐代大明宫有左右银台门,翰林院在右银台门内。③云车:绘有云纹的车。④珠箔:珠帘。⑤勒:马络头。⑥迟回:徘徊不前。⑦夹毂:形容两个车相靠特别近。毂,车轮中央穿轴之处。⑧邀:邀请。⑨澹荡:荡漾。⑩三青鸟:神话中的鸟名,西王母的使者。后用来指爱情信使。当年:又作“少年”或“壮年”。旷:荒废。

  【译文】

  早上骑着五花马,拜谒了皇帝后,走出银台。不知是谁家的女子,驾着绘有云纹的车,轻轻掀开珠帘。他抡起金鞭遥指远处,可他身下的宝马却迟迟徘徊不前。他的车和女子的车相靠得特别近,向她打听道路,因为女子太貌美了,所以他怀疑女子从天上而来。怜爱之情使心肠欲断,不知不觉间日已西斜。女子身体轻盈,下得车来,飘飘然似梅花落地。相邀踏入青绮门,一起当歌共同举杯。女子举杯,十分娇羞地用歌扇掩映着自己的脸庞,好像月亮掩映在云层中,不能明晰地看到。相见却不能亲近,还不如不见呢。相见情就会更深,即使没有交谈也已经刻在心中了。为什么要独守空闺,抱着锦衾彻夜难眠?锦衾与罗帏,尚且缠绵难舍。春风正在荡漾,春雨为何到黄昏才下起来,来得这样迟?愿通过三青鸟这爱情的信使,来表达他们彼此的相思之情。光景是不会待人的,人的头发须臾间就会变白成丝。少年的时候不能及时行乐,老了以后只会独自伤悲。让青鸟捎去此封密函,不要荒废了他们彼此相约的佳期。

  【赏析】

  《相逢行》,乐府《相和歌辞》旧题。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男女间彼此钟情而不能相伴的刻骨相思之情,实际上抒发的是诗人自己能见到帝王,但却不能与他更深相知,成为知己的无限遗憾之意。

  塘上行

  汉代·甄宓

  【原文】

  蒲生我池①中,其叶何离离②。傍③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豪贤④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⑤。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注释】

  ①池:池塘。②离离:繁荣而茂盛的样子。③傍:依靠。④豪贤:豪杰贤达之士。这里是委婉的说法,指的是曹丕身边的新宠。⑤修修:树木在风中悲鸣的声音。

  【译文】

  蒲生在我的池塘里,它的叶子繁荣而茂盛。如果依靠你行仁义,还不如我自知自己的能力。众口铄金,我受到人的谗言毁伤,使你疏远了我,与我别离。每次想到你离开我的时候,我就常常独自悲苦难过。想见你一面,这种思念是如此强烈,以致情感郁结心中,伤了心脾。思念你常常令我痛哭满面,夜夜无法安睡。请你不要因为豪贤的缘故,丢弃以前自己的所爱;不要因为鱼肉而丢弃葱与薤;更不要因为麻枲卑贱而弃捐菅与蒯。自你离开我后,我出门感到苦愁,入门亦感到苦愁。边地多悲风,树木在悲风中哀鸣,像是在诉说我心中无限的爱恨。

  【赏析】

  这首诗一说为魏文帝曹丕甄皇后所作。建安年,袁绍为次子袁熙取甄氏为妻。后来曹操与袁绍宣战,袁熙被外调出去守幽州,甄氏独自留在冀州。袁绍兵败,曹军将冀州踏平,曹丕趁乱取她为妻,很是宠爱,之后她为曹丕生下魏明帝及东乡公主。延康元年正月,文帝称帝,封她为文昭皇后。汉亡之后不久,因曹丕得了新宠郭后、阴贵人,甄后从此失意,有怨言。文帝曹丕得知大怒,二年六月,派遣内侍赐死她,她临终为诗曰:“蒲生我池中,绿叶何离离。岂无蒹葭艾,与君生别离。莫以贤豪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上留田行

  唐·李白

  【原文】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①!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②马鬣今已平。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③。一鸟死,百鸟鸣。一兽走,百兽惊。桓山④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⑤胡乃寻天兵?孤竹延陵⑥,让国扬名。高风缅邈,颓波激清。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

  【注释】

  ①峥嵘:高峻的样子。②蓬科:同“蓬颗”,土坟上长满的荒草。③铭旌:古时竖在灵柩前标有死者官衔和姓名的旗幡。④桓山:在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北。⑤参商:参星与商星。⑥延陵:指的是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的小儿子季札。

  【译文】

  走到上留田这个地方,看到一处新土坟孤零零地伫立在野外,其他地方早已青草漫漫,唯独这座坟冢上春草还未长出。一阵风刮过凄凉的旷野,坟旁杨树上的叶子哗哗作响,像是有人在伤心地哭泣。这是谁家的坟墓,埋没在这荒凉的地方,无人洒扫?经当地的老人介绍才知道这里埋葬的是田氏,他英年早逝,哥哥置之不理,连他的尸首都不肯埋葬,当地人只好把他埋在这里,在坟旁按照习俗插上了旌幡。我感慨万分,连一只鸟死了,其他的鸟都会哀鸣不止,一只野兽走了,其他的野兽都惶惶不安。鸟兽尚知为死去的同类哀鸣,没有思维的花草树木也是如此,何况骨肉兄弟?本是同宗同类,骨肉相连,为什么要像参商二星一样,你争我斗,彼此不相容呢?伯夷、叔齐与延陵季子推位让国,人家兄弟情深,美誉名扬天下,相比之下不感到羞愧吗?看来淳朴的社会风气已经遥远了,衰颓的世风泛滥开来,江河日下,昔日街头讽刺兄弟之事的歌谣,人们都充耳不闻了。

  【赏析】

  上留田,古地名。后亦为乐府曲名。晋崔豹《古今注·音乐》:“上留田,地名也。其地人有父母死,兄不字其孤弟者,邻人为其弟作悲歌,以讽其兄,故曰《上留田》。”李白诗中“弟死兄不葬”、“他人举铭旌”之事与前人的记载有所不同,可能诗人在现实中目击类似之事,有感而发,故作《上留田行》以讽刺当时之事。

乐府诗集简介

乐府诗集简介

古文典籍

收藏知识 故事大全 经典国学 诗词大全 民俗知识 运动常识 舞蹈知识 软件教学 阅读美文 范文大全 武术学习 棋牌学习 时尚潮流 闲趣爱好 分类知识 历史天地 家庭养花 饮茶文化 宠物养殖 种植技术 果树种植 养殖技术 实用百科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生活妙招 养生知识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