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集》卷四相和歌辞(9)
郭茂倩 zhuakuai.com梁甫吟
晋·陆机
【原文】
玉衡①固已骖②,羲和③若飞凌④。四运⑤循环转,寒暑自相承⑥。冉冉⑦年时暮,迢迢天路⑧征。招摇⑨东北指,大火西南升⑩。悲风无绝响,玄云互相仍。丰水凭川结,零露弥天凝。年命特相逝,庆云鲜克乘。履信多愆期,思顺焉足凭。慷慨临川响,非此孰为兴。哀吟梁甫颠,慷慨独抚膺。
【注释】
①玉衡:北斗七星的第五星。这里代指斗柄,北斗的柄随着时节的变换而改变方向。②骖:驾三匹马。③羲和:日神,这里指太阳。④凌:升高。⑤四运:指四季。⑥承:接替。⑦冉冉:逐渐。⑧天路:天象的运行。⑨招摇:即北斗第七星。招摇指向东北,时节是农历二月。⑩大火西南升:大火星从西南方升起。这里是指世界变换迅速。仍:接连不断。庆云:一种吉祥的云气。履信:实行忠信的道理。思顺焉足凭:指按正道而行却又哪能靠得住。临川响:指孔子在水边的叹息。
【译文】
时节在变换,北斗星的斗柄改变了其所指的方向,太阳也好像飞到了高空。四季在循环运转,寒暑相互接替。现在的年时和日暮,就是天象运行的明证。刚才招摇星还指向东北,时值二月,转瞬大火星就从西南升起,到了秋季。时节的变换真是很迅速。悲风一直在吹,没有停歇的时候,乌云一直在接连不断地飘飞。到了冬季水面都结冰了,天气十分寒冷,滴水成冰,露水都凝结了。人生的岁月只管逝去,祥瑞的云彩很少被人乘坐使人得以升仙。想按正道而行,实行忠信哪能靠得住呢?孔子在水边的叹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不就是感慨人生短促而发的吗?在梁甫山顶上想到这些,我不禁也悲愤地抚膺叹息。
【赏析】
梁甫是个地名,为泰山脚下一小丘,古人死后多有葬于梁甫山者,遂赋予《梁甫吟》悲凉的葬歌体特征。这首诗中陆机是在感叹岁月的流逝,人生的短促,虽然行为正直,仍然不免有种种忧患。
东武吟
唐·李白
【原文】
好古笑流俗①,素闻贤达②风。方希佐明主,长揖辞成功。白日在高天,回光烛微躬③。恭承凤凰诏④,歘⑤起云萝中⑥。清切⑦紫霄⑧迥,优游丹禁⑨通。君王赐颜色,声价凌烟虹。乘舆拥翠盖,扈从⑩金城东。宝马丽绝景,锦衣入新丰。倚岩望松雪,对酒鸣丝桐。因学扬子云,献赋甘泉宫。天书美片善,清芬播无穷。归来入咸阳,谈笑皆王公。一朝去金马,飘落成飞蓬。宾友日疏散,玉樽亦已空。才力犹可倚,不惭世上雄。闲作《东武吟》,曲尽情未终。书此谢知己,吾寻黄绮翁。
【注释】
①流俗:流行的习俗。②贤达:指有才德、声望的人士。③烛:照耀。微躬:自谦。④凤凰诏:指皇帝的诏书。⑤歘:忽然。⑥云萝中:指草野间,隐者所居住的地方。⑦清切:清贵而接近天子。⑧紫霄:帝王的居处。⑨丹禁:帝王宫禁。⑩扈从:随从皇帝出行。金城:指长安。绝景:绝美的风景。新丰:古代县名。唐朝的温泉宫在此。清芬:好名声。金马:代指唐代的翰林院。黄绮翁:指商山四皓。
【译文】
十分喜好古风,常常嘲笑流俗的轻薄,我向来就受到了有才德、有声望的人士的熏陶,目睹了贤达之士的风采。特别希望能够辅佐明主,建立一番功业后归隐山林,过着一种悠游的日子。终于有了这样的机会,太阳的光辉终于也照耀在了我的身上。我恭敬地承奉了皇帝的诏命,突然就从隐居之地出山了。能进入宫廷接近天子,能目睹帝王居处的高迥雄伟,还能够进入帝王的禁宫,那是皇帝对自己的厚待啊!因为受到了君王的宠赐,所以我的身价倍高。威风地乘着有翠羽装饰的华盖的车子,随从皇帝出行长安。骑在宝马上,沿途看不尽绝美景色,穿着锦衣随皇帝到了新丰温泉宫。温泉宫的景色真是别有一番天地。高高的劲松挺立,还有美酒和听不厌、看不尽的美妙歌舞。面对如此的良辰美景,我也不禁学习扬雄,向皇帝献赋甘泉宫一首。文章写得很好,为我传播了声名。归来后入咸阳,在朝廷上谈笑的人都是些王公贵族。一旦离开了翰林院,就会如飞蓬般飘落无依。先前围绕在自己身边的宾客渐渐地散去了,玉樽里再也没有了美酒,时常空着。我自认为,自己的才力是可以和天下间的英豪相比的。闲来作了首《东武吟》,曲尽了但情还没终了。写这首诗是为了酬谢知己,我将去深山中寻找商山四皓的影踪。
【赏析】
《东武吟》,乐府《相和歌辞》旧题。这首诗描写了李白曾伴随皇帝左右、风光无限的昔日时光和今日的冷落无依,表达了希望辅佐明主、建功立业的热切愿望,以及他对现实中不得志的无奈之情。
王昭君二首
唐·李白
其一
【原文】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①明妃。一上玉关道②,天涯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③长寒雪作花,蛾眉④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⑤,死留青冢⑥使人嗟。
【注释】
①照:照耀,相送。②玉关道: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③燕支:指焉支山,在今甘肃永昌东南。④蛾眉:美女的代称。⑤枉图画:被图画冤枉,这里指画工把王昭君画得很丑。⑥青冢:指王昭君墓。相传她的墓上草色常青,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译文】
秦时的月光洒在汉代的大地上,苍茫天地间唯有月亮的流影与王昭君相随。她从此便走出了玉门关,将在遥远的胡地生活,远在天涯再也没有归来之日了。汉月还从东面升起,但西行远嫁的王昭君再也没有归来之时了。焉支山外凄冷无比,常年飘雪,一个绝代美丽的女子就这样在荒漠的胡地而容颜憔悴,老死他乡,怎不令人感伤!就因为她缺乏黄金,没有贿赂画工,画工就把她画得很丑,所以始终没有得到皇帝的召幸,从此便注定了这悲剧的命运。死后,她的坟墓留在异乡他地,怎能不使人嗟叹不已!
其二
【原文】
昭君出塞昭君拂玉鞍①,上马啼红颊。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注释】
①玉鞍:形容华丽的马鞍。
【译文】
昭君手拂着玉鞍,踏上了出塞的路程,泪水濡湿了她的脸颊。今天,她还是汉宫之人,明天就要成为胡地之人的妻妾。
【赏析】
王昭君,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辞》。汉元帝时,后宫嫔妃众多,就命画工给后宫佳丽画像,按图召幸。于是很多宫女都贿赂画工,为了让画工把自己画得美些,以得到皇帝的召幸。王昭君不肯贿赂画工,画工就把她的样貌画得很丑,所以她一直得不到皇帝的召宠。匈奴派使者来汉朝求美女和亲,王昭君画像丑陋,被选中远嫁匈奴。出嫁前入宫辞别汉元帝,昭君光彩照人,悚动左右。汉元帝悔恨不及,但考虑不能失信于匈奴,无可奈何。后追究画工失责,将画工毛延寿等处死。汉人怜昭君远嫁,为她作歌诗,题名曰“王昭君”。
王明君
晋·石崇
【原文】
我本汉家子,将适①单于庭②。辞决未及终,前驱已抗旌③。仆御涕流离,辕马悲且鸣。哀郁伤五内④,泣泪沾朱缨⑤。行行日已远,遂造匈奴城。延我于穹庐⑥,加我阏氏⑦名。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父子见陵辱⑧,对之惭且惊。杀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愿假飞鸿翼,弃之以遐征⑨。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⑩。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朝华不足欢,甘与秋草并。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注释】
①适:去往。②单于庭:是单于会见各部首领及祭祀之处。单于,匈奴君主的名号。③抗旌:举起旗帜。④五内:五脏。⑤朱缨:红色的系冠带子。⑥穹庐:游牧民族所住的帐篷。⑦阏氏:匈奴君主的妻子叫阏氏。⑧父子见陵辱:匈奴的习俗是父亲死后儿子以后母为妻。所以这里说父子都来凌辱自己。⑨遐征:往远方去。这是昭君幻想自己乘着鸟远飞。⑩屏营:惶恐。
【译文】
我本是汉人,却要去匈奴单于的漠北之地。和相送者道别还没有结束,前面开道的人已经举起旗帜要出发了。车前的仆人也都伤心得落下了眼泪,驾车的马也为之悲鸣。我内心十分痛苦,眼泪沾湿了我的衣带。已经越行越远,匈奴地快到了。他们在帐篷中宴请了我,并且加给我阏氏的名号。但是自己不能安于和不同种族的人共居,因此不以阏氏的尊号为荣。父子都来凌辱自己,对此我感到羞惭惊惧。自己下不了杀身的决心,所以只能沉默苟求生存。但偷生也并非我所希望的,常常心里积郁着悲愤。我想借助鸟的翅膀,乘着它远飞,但是飞鸟根本就不懂我的心情,它在我面前只是惶恐地长久伫立。昔日我是宝匣中的美玉,今日却是粪土上的败花。昔日在汉朝荣华已经过去,情愿像秋草一样枯死。不禁想对后世人说:远嫁异乡使人感情上难以承受。
【赏析】
“明君”即昭君。这首诗写昭君远嫁。《王明君》属《相和歌辞·吟叹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