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集》卷八杂曲歌辞(5)
郭茂倩 zhuakuai.com东飞伯劳歌
古辞
【原文】
东飞伯劳①西飞燕,黄姑②织女时相见。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南窗北牖桂月光,罗帷绮帐脂粉香。女儿年几③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三春已暮花从风④,空留可怜谁与同?
【注释】
①伯劳:鸟名。②黄姑:即“河鼓”,星星名称。③几:将要。④三春已暮花从风:比喻时光已经渐渐逝去,而女儿虽然可爱,但还尚未婚嫁。
【译文】
伯劳东飞燕子西去,黄姑和织女时而相见。门前是谁家的女儿蹲坐住门前,她的美丽倩影投照在里屋。皎浩的月光透过窗牖,照耀在女子的帷帐上,屋内飘散着脂粉的芳香。女子今年将要十五六岁,身材窈窕,容颜如玉,洁白美丽,无与伦比。但三春已经过去,日暮时分花朵都已凋零,女儿虽然可爱,但尚没有夫家,这般美丽又有谁爱怜呢?
【赏析】
本诗作者或说是萧衍,是写一男子对一女子的慕恋。
树中草
唐·李白
【原文】
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客土①植危根②,逢春犹不死。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
【注释】
①客土:异地的土壤。②危根:入地不深容易拔起的根。
【译文】
鸟在野草田间衔枝,却误入了枯桑丛里。入地不深容易拔起的根植生在异地的土壤上,适逢春天尚且不会枯死。草木虽然无情,因为彼此的依靠尚可以生存。为什么是同一棵树上的枝叶,命运却有枯荣的不同?
【赏析】
《树中草》,乐府《杂曲歌辞》旧题。在这首诗里,诗人抒发了世人命运飘忽不定的郁闷之情。
长相思
唐·李白
【原文】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①秋啼金井栏②,微霜凄凄簟色寒③。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④之长天,下有绿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注释】
①络纬:虫名,即莎鸡,俗称络丝娘、纺织娘。夏秋夜间振羽作声,声如纺线,故名。②金井栏:精美的井栏。③簟(diàn)色寒:指竹席的凉意。④青冥:形容青苍幽远。指青天。
【译文】
在长安城中,有一个孤独的人,他身居华府,但内心却感到寂寞和空虚。暮秋的傍晚,阶下纺织娘凄切地鸣叫。天气渐凉,竹席上泛着微微寒意,一个人躺在竹席上,夜不能眠。昏黄的孤灯下一个人守着这份寂寞,这种滋味真叫人痛苦欲绝。起身卷起帷帐,抬头看看天上的那一轮明月,清寒凄幽,更让人哀叹。想念的如花美人的影子总在眼前浮现,有时近在眼前,有时却似乎很远,远隔云端,与月儿一样,可望而不可即。恍惚中他梦魂飞扬,要去寻找他所思念的人儿。然而天长地远,上有幽远难及的高天,下有波澜动荡的绿水,路途遥遥,关山迢递,梦魂依然无法和思念的人相聚,剩下的依然是梦中苦苦的思念,相思的苦楚像刀子在心肝上揣动。
【赏析】
《长相思》,属乐府《杂曲歌辞》。多写思归之怨。李白此诗拟其格而别有寄寓,豪放之外更兼含蓄。这首《长相思》大约是他离开长安后,于沉思中回忆过往情绪之作,意旨在于抒写追求政治理想却不能实现的苦闷。
荆州歌
唐·李白
【原文】
白帝城①边足风波,瞿塘②五月谁敢过?荆州③麦熟茧成蛾,缫丝④忆君头绪多。拔谷⑤飞鸣奈妾何!
【注释】
①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白帝山上。②瞿塘: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峡中水流险急,水中多暗礁,夏历五月涨水时,行舟更加危险。③荆州:在今湖北江陵。④缫(sāo)丝:抽茧成丝。这里指思绪。⑤拔谷:布谷鸟,五月飞鸣,鸣叫声像呼唤情哥哥一样。
【译文】
白帝城边,风波甚多,瞿塘峡本就水流险急,动不动就会触到水中的暗礁。在夏历五月水流上涨之时,在瞿塘峡中行舟就更加危险了。荆州的麦子熟了,蚕茧吐完蚕丝,生命殆尽,破茧化成飞蛾。少妇的思绪交错,就像蚕抽的丝那样纷乱,理也理不清。布谷鸟在窗外鸣叫,似乎是在呼唤自己的情郎,使少妇思夫的情绪更加浓郁,她真不知道此时该如何整理自己的这份情怀。
【赏析】
《荆州歌》,乐府旧题,属于《杂曲歌辞》。李白的这首诗,模拟旧题,描写了闺中少妇一人独居,思念情郎的怀春情绪。
行路难
南朝宋·鲍照
【原文】
对案①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能几时②,安能③蹀躞④垂羽翼?弃檄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⑤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⑥?
【注释】
①案:一种放食器的小几。②丈夫生世能几时:一个人生在世上能有多久呢?③安能:怎能。④蹀躞:小步行走的样子。⑤弄儿:逗小孩。⑥“自古”两句:自古以来圣人贤者都贫困不得意,何况像我们这样孤高而耿直的人呢!孤且直,孤高并且耿直。
【译文】
对着席案上的美食却难以下咽,拔出宝剑对柱挥舞发出长长的叹息。大丈夫一辈子有多长时间,怎么能像蝴蝶六足落地时一样垂下翅膀?既然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不如丢开自己的志向,罢官回家休息,还得与亲人朝夕团聚,共叙天伦之乐。早上出家门与家人道别,傍晚回家依然在亲人身边。在床前与孩子玩耍,看妻子在织布机前织布。自古以来圣人贤者都贫困不得意,何况像我们这样孤高而耿直的人呢?
【赏析】
《行路难》,说行路之艰难,也借此说明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情。
行路难三首
唐·李白
其一
【原文】
金樽①清酒斗十千②,玉盘珍羞直万钱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④。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⑤。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⑥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释】
①樽:古代盛酒的器具。②斗十千:形容酒价昂贵。③珍羞:珍贵的菜肴。羞通“馐”。直通“值”。④“停杯”两句:化用鲍照《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⑤“闲来”两句:垂钓碧溪,《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吕尚年老垂钓于渭水边,后遇西伯侯姬昌(即周文王)而得重用。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在受商汤聘请的前夕,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李白借此表明对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极大的希望。⑥长风破浪: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人用“长风破浪”比喻施展政治抱负。
【译文】
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朋友设下盛宴为我饯行。我举起酒杯想痛饮一番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我离开坐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山,但风雪堆满了山,把山给封住了。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巨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赏析】
《行路难》是古乐府《杂曲歌辞》名,其内容多叙写社会道途艰难和离别悲伤。《行路难》是李白创作的一组诗歌。722年诗人应诏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组诗。诗人此时心情复杂:失意、愤懑、迷惘困惑、愤世嫉俗、自负、自信等种种情感交织在一起,感慨万千。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其二
【原文】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①赌梨栗。弹剑作歌②奏苦声,曳裾王门③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④,汉朝公卿忌贾生⑤。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⑥,拥篲⑦折节⑧无嫌猜。剧辛⑨乐毅⑩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
【注释】
①赤鸡白狗:羽毛呈红色的鸡,白色的狗。②弹剑作歌:冯谖在孟尝君门下做客,觉得孟尝君对自己不够礼遇,开始时经常弹剑而歌,表示要回去。后“弹剑作歌”比喻怀才不遇。③曳裾王门:《汉书·邹阳传》:“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后以“曳裾王门”比喻在王侯权贵门下做食客。④韩信:淮阴人。他出身平民,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想侮辱韩信,说:“虽长大,好带刀剑,怯耳。”并当众侮辱他说:“能死,刺我;不能,出胯下。”韩信注视了对方良久,慢慢低下身来,从他的胯裆下爬了过去。街上的人都耻笑韩信,认为他是个怯懦之人。⑤贾生:贾谊,西汉著名的政论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许多重要政治主张,但却遭谗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⑥郭隗:战国中期燕国大臣、贤者。⑦拥篲:拿扫帚扫门。“篲”也作“彗”,表示恭恭敬敬地迎接宾客或长者。⑧折节:降低自己的身份。⑨剧辛:战国时燕将。原居于赵,闻燕昭王下诏求贤,乃由赵赴燕。⑩乐毅: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
【译文】
天地如此之大,为什么单独就我一个人找不到出路呢?我羞于去结交长安里社中的纨绔子弟,和他们一起斗鸡走狗,游戏赌博,以求得仕途上的平坦。和那些达官贵人交往又感觉自己像冯谖在孟尝君门下做客时一样不能忍受,权贵们并不把我当一回事,我受不到应有的礼遇,这种滋味有说不出的苦。韩信未得志时,在淮阴曾受到一些市井无赖们的嘲笑和侮辱。贾谊年轻有才,汉文帝本打算重用,但由于受到大臣灌婴、冯敬等的忌妒、反对,后来竟遭贬逐。我此时在长安受到的嘲笑、忌妒和他们有什么不同呢?难道你们没有看到当初燕国君臣互相尊重和信任的情景吗?燕昭王为了使国家富强,尊郭隗为师,筑黄金台,招贤纳士,乐毅、邹衍、剧辛纷纷来归,为燕所用。燕昭王对于他们不仅言听计从,而且屈己下士,折节相待,甚至当邹衍到燕时,昭王亲自扫除道路迎接,恐怕灰尘飞扬,用衣袖挡住扫帚,以示恭敬。剧辛、乐毅等人感激昭王的恩德,恨不得剖开肚子,拿出自己的肝胆以示自己的忠诚。可是今天朝廷昏庸,像燕昭王这样的明君早已经化为白骨被埋葬在乱草中,世间已经没有了,还有谁去打扫昔日的黄金台招揽贤士呢?仕途太难了,既然朝廷容不下,我只有拂手而去,归隐山林了。
【赏析】
这首诗表现了李白对功业的渴望,流露出在困顿中仍然想有所作为的积极用世的热情,他向往像燕昭王和乐毅等人那样的风云际会,希望有“输肝剖胆效英才”的机缘。篇末的“行路难,归去来”,只是一种愤激之词,只是比较具体地指要离开长安,而不等于要消极避世,并且也不排斥在此同时他还抱有他日东山再起“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幻想。
其三
【原文】
有耳莫洗颍川水①,有口莫食首阳蕨②。含光混世贵无名③,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吴江上④,屈原终投湘水滨⑤。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⑥?君不见,吴中张翰⑦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注释】
①颍川水:传说帝尧曾多次向当时的贤人许由请教,后来想把君位传给他,许由跑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意听这种话。许由以自己淡泊名利的崇高节操赢得了后世的尊敬,从而被奉为隐士的鼻祖。②首阳蕨:《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遂饿死于首阳山。”蕨,前人误以薇、蕨为一种草本植物。③含光混世贵无名:《高士传》记载,巢父谓许由曰:“何不隐汝形,藏汝光?”此句言不露锋芒,随世俯仰之意。④子胥:名员,春秋时楚国人。⑤屈原终投湘水滨: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后受人谗言与排挤,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后秦兵南下攻破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石投汨罗江而死。⑥税驾:解驾,指休息。⑦张翰:西晋文学家,字季鹰。
【译文】
许由你不是不想接受尧的领导吗?那么就别用颖川水洗耳朵!伯夷和叔齐不是不吃周朝的粮食吗?那么就不要吃首阳山的蕨!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们并不是真的归隐,只不过沽名钓誉罢了。人生须含光混世,不务虚名,何必故作清高,装作归隐山林、淡泊名利呢?据我的观察,自古以来那些贤人达士,功成名就后如果不退隐的话都会招来杀身之祸。伍子胥最后被吴王夫差逼迫自杀,弃尸江上,屈原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放汉北,最后怀石投汨罗江而死。陆机胸怀雄才大略还不是被人诬陷死于军中,难道你没听说过“华亭鹤唳”的典故吗?李斯功成名扬后不及早地退隐,以至于在刑场的路上怀念和儿子一起出上蔡东门牵黄犬逐狡兔的日子。你们难道没看到,西晋张翰见秋风起而思吴中美味佳肴,弃官还乡因得免于难,我们真应该像张翰说的一样,只求现在能喝酒行乐,适意人生,管他千载后是否名留青史。
【赏析】
此篇纯言退意,与第一篇心情有异。通篇以对比手法,前四句言人生须含光混世,不务虚名。中八句列举功成不退而殒身者,以为求功恋位者诫。最后赞成张翰唯求适意的人生态度。一篇之意三层而两折。言虚名无益,是不否定事功之意。而功成则须及时退身,一为避祸,二求适意自由。这是李白人生哲学的基调。《唐宋诗醇》以为《行路难》三首皆天宝三年(744)李白离长安时所作,詹锳《李白诗文系年》、裴斐《太白乐府举隅》从之。郁贤皓《李白选集》以为“作年莫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