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集部

频道主页

《乐府诗集》卷八杂曲歌辞(4)

郭茂倩  zhuakuai.com 

  同声歌

  汉·张衡

  【原文】

  邂逅承际会①,得充②君后房③。情好新交接,恐栗若探汤④。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绸缪⑤主中馈⑥,奉礼助蒸尝⑦。思为苑蒻⑧席,在下蔽匡床⑨。愿为罗衾帱⑩,在上卫风霜。洒扫清枕席,鞮芬以狄香。重户结金扃,高下华灯光。衣解巾粉御,列图陈枕张。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众夫希所见,天老教轩皇。乐莫斯夜乐,没齿焉可忘。

  【注释】

  ①际会:机遇。②得充:能够。③后房:妻子。④探汤:把手伸进滚开的水中,这里比喻诫惧之意。⑤绸缪:系好衣服的带结。比喻整顿好仪表。⑥主中馈:主管厨中飨客的菜肴。⑦蒸尝:祭祀。冬天祭祀叫蒸,秋天祭祀叫尝。⑧苑蒻(ruò):细嫩的蒲草,可以做成席子。⑨匡床:方正安适的床。⑩罗衾帱:绸做的被子。帱,床帐。鞮(dī):古代一种皮制的鞋。狄香:外国来的香料。素女:天上的仙女。天老:皇帝的辅臣。轩皇:指黄帝。

  【译文】

  女子和男子的故事始于一次邂逅,因为这样的机会,有幸成为他的妻室。虽然与丈夫感情很好,但毕竟是新妇,在丈夫家中仍不免有诫惧之心。但她还是决定尽力扮演好她在家庭中的角色,她愿意成为男方家族的一员,获得正式地位。整顿好仪表去主管厨中飨客的菜肴,并主持冬秋的祭祀。夜晚来临,重重门户次第关闭,她进入了自己和丈夫的新房。她很贤惠地把枕席清扫干净,并用狄香为丈夫熏鞋。之后解衣就寝,按规定的样式为丈夫整顿床铺。出嫁之后,再不能像以往那样任性,天上的仙女仪态端庄,她要以仙女为师,并像天老辅助黄帝那样,辅助自己的丈夫,做好家里的事。遇到了满意的夫君,如此幸福,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乐,一辈子也忘不了和丈夫共度的时光。

  【赏析】

  “同声歌”,有“同声相应”之意。这首诗写女子自幸得嫁给令她满意的丈夫,表示愿意尽妇职,希望能够与丈夫长久恩爱。

  侠客行

  唐·李白

  【原文】

  赵客①缦胡缨②,吴钩③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④如流星。十步杀一人⑤,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⑥。三杯吐然诺⑦,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⑧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⑨,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⑩?

  【注释】

  ①赵客:战国时燕赵一带多出侠士,所以后人称侠客一类的人物为燕赵之士。②缦胡缨:一种没有纹理的粗制帽带。③吴钩:指利剑宝刀。④飒沓:群飞的样子。这里指马行疾速。⑤十步杀一人:形容刀剑疾快。这里用的是典故。源自《庄子·说剑》:“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⑥“将炙”两句:用的是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炙,用火烤的肉。啖,食用,吃。持觞,举杯同饮。⑦然诺:许诺。⑧眼花耳热:形容酒酣时的形态。⑨二壮士:指朱亥和侯嬴。⑩“谁能”两句:这两句话用的是西汉末年著名词赋家扬雄的典故。扬雄曾在皇帝藏书的天禄阁校勘经典,对《太玄经》有很深的研究。书阁下,代指扬名后世,丹青留名。

  【译文】

  燕赵一带多出侠士,他们身佩宝刀,身骑白马,利剑明亮逼人,白马疾飞像天上的流星。侠士的宝剑锋利无比,剑术高超,所向无敌,在十步之内就能结束别人的性命;侠士身下的白马日行千里,千里漫长的路途也阻留不住他们前进飞驰的脚步。然而,他们功成身退,不愿示恩于人,等事情办完之后,他们便拂身而去,远离红尘。这些侠士堪与战国时期的信陵君相比,他们尚侠好士,膝前横剑,志气威猛。信陵君爱士、重士、敬士,与朱亥和侯嬴啖肉共食,举杯同饮。朱、侯二人豪爽重义,适逢知己,三杯酒觞之间,便立定了为信陵君效命,士为知己者死的决心。他们二人的豪爽和一诺千金,感动了时人,感动了苍天,天空中呈现出白虹。朱亥槌杀晋鄙,壮举雄风,一时震动了赵国邯郸。朱、侯二人一诺千金、愿为知己者死的豪侠精神,千古传诵,万古不朽,他们的侠肝义胆、铮铮铁骨将永远垂照大梁都城。万年之后,究竟谁能彪炳史册、垂名千古呢?是老于《太玄经》的扬雄这样的儒生吗?

  【赏析】

  《侠客行》,属于乐府《杂曲歌辞》。在李白这首诗之前,没有以“侠客行”名篇的诗作。同类题材的诗多见于《汉书·游侠传》,以“游侠篇”或“游侠行”为名。李白这首诗用的是乐府体制吟咏传统的游侠题材。李白所吟咏的侠客,是慷慨悲歌、行侠仗义的勇士。李白借这首诗表达他豪猛的壮志,以及期望立功边塞的决心。

  游子吟

  唐·孟郊

  【原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①心,报得三春晖②。

  【注释】

  ①寸草:小草,比喻游子。②三春晖:春天的阳光,这里比喻母亲。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拿着针线,为即将远行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前,她忙着把衣服缝得严严实实,担心孩子一走很久才会回来。谁能明白母亲无私的爱?正像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一样,儿子怎能报答母亲那深重的恩情呢?

  【赏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秦女休行

  唐·李白

  【原文】

  西门①秦氏女,秀色如琼花。手挥白杨刀②,清昼杀仇家。罗袖洒赤血,英声凌紫霞。直上西山去,关吏相邀遮③。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④加。犯刑若履虎⑤,不畏落爪牙。素颈未及断,摧眉伏泥沙。金鸡忽放赦⑥,大辟⑦得宽赊⑧。何惭聂政姊?万古共惊嗟!

  【注释】

  ①西门:左延年《秦女休行》:“始出上西门,遥望秦氏庐。秦氏有好女,自名为女休。”诗用其意。②白杨刀:宝刀名。③邀遮:拦截。④诏狱:奉皇帝的诏命拘禁罪犯的监狱。⑤履虎:踩在虎身上。比喻处境危险。⑥金鸡忽放赦:指大赦,赦免罪行。⑦大辟:死刑。⑧宽赊:宽大赦免。

  【译文】

  西门有秦氏女,长得秀色如花。她手里常常挥有一把白杨刀,这一天清早她就找仇家报仇去了。杀了仇人,她的罗袖上洒满了血迹,她的英雄豪气充斥在紫霞之上。她报完仇,径直回西山去,关吏把她拦截了下来。她因为杀人就被关在了监狱。官吏向她用刑,处境十分危险时,她仍意气凛然,毫不畏惧那些官吏爪牙。只要她头还没断,她就不会让恶势力得逞,不会向他们屈服。突然遇到了天下大赦,她被宽大处置,赦免了她的死刑。她和聂政姐姐相比,有什么可自愧不如的呢?她们都是万古以来的女侠英豪!

  【赏析】

  《秦女休行》,乐府《杂曲歌辞》旧题。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歌颂妇女复仇的名篇。诗中所述烈女为父报仇一事,自晋广为传扬,皇甫谧《列女传》、《三国志》、《后汉书》均见载录。《后汉书·列女传》记道:“酒泉庞淯田者,赵氏之女也,字娥。父为同县人所杀,而娥兄弟三人,时俱病物故,仇乃喜而自贺,以为莫己报也。娥阴怀感愤,乃潜备刀兵,常帷车以候仇家,十余年不能得。后遇于都亭,刺杀之。因诣县自首。曰:‘父仇已报,请就刑戮。’禄福长尹嘉义之,解印绶欲与俱亡。娥不肯去,曰:‘怨塞自死,妾之明分;结罪理狱,君之常理。何敢苟生,以枉公法!’后遇赦得免。州郡表其闾。”傅玄的这首诗,基本上依照故事原型加工而成。作为反映古代社会宗亲复仇的名作,此诗在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认识价值。

  壮士篇

  晋·张华

  【原文】

  天地相震荡,回薄①不知穷。人物禀常格②,有始必有终。年时俯仰过,功名宜速崇③。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冲④?乘我大宛马,抚我繁弱弓⑤。长剑横九野,高冠拂玄穹。慷慨成素霓,啸咤起清风。震响骇八荒⑥,奋威曜四戎⑦。濯鳞⑧沧海畔,驰骋大漠中。独步圣明世,四海称英雄。

  【注释】

  ①回薄:指天地生生息息,不停运动的过程。②禀常格:遵从宇宙间的自然规律。③速崇:指功名应该尽快建立并使之崇高。④虚冲:守于虚无。⑤繁弱弓:名为“繁弱”的大弓。⑥八荒:也叫八方,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指离中原极远的地方。后泛指周围、各地。⑦四戎:指周边的敌国。⑧濯鳞:这里代指壮士。

  【译文】

  天地在不停地运动变化,这种生生息息的过程是没有穷尽的。世间的人或物都遵从着宇宙间的生灭规律,都有自己的初始也有自己的终结。人的时光俯仰之间就已逝去,功名应该尽快建立并使之崇高。身为壮士而应该勇搏、激情满怀,怎能够安守所谓的虚无呢?乘上我那大宛产的良种战马,手按我那名为“繁弱”的大弓。手握我那可以横扫九野的长剑,头戴着高得快接天际的征战之冠。当慷慨走上战场的时候有天上的白虹壮气,有萧萧而起的清风送行。杀敌的吼声、鼓声惊骇着敌阵,奋勇向前的威势展示给周边的敌国。壮士既可横渡河海,也可驰骋于大漠。壮士独步于圣明之世,四海之内都称其为英雄。

  【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题旨大概是由阮籍《咏怀·壮士何慷慨》来的,那首诗道:“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阮籍这首诗在他的《咏怀》中可谓别调,写得也很慷慨激昂,但它表现的功业心主要是从“效命”、“气节”着眼的,而张华此篇虽然也有这方面的意思,但主要是从人生意义、生命价值这些认识出发,显得比较深切,更能予人们以激励。这是思想上的不同。阮籍的作品是古诗,显得简约朴素,而张华此篇则较铺张,也比较重修辞,“乘我大宛马”以下十句全是对偶,这不仅显出乐府体与古诗的差别,也显出西晋之后的诗歌比“正始之音”更注重形式美了。

  秦女卷衣

  唐·李白

  【原文】

  天子居未央①,妾侍卷衣裳。顾无紫宫②宠,敢拂黄金床。水至③亦不去,熊来尚可当④。微身奉日月⑤,飘若萤火光。愿君采葑菲,无以下体妨。

  【注释】

  ①未央:汉代宫阙名称。②紫宫:指天子所居住之处。③水至:《列女传》:“贞姜者,齐侯之女,楚昭王夫人。楚昭王出游,留夫人渐台之上而去。王闻江水大至,使使者迎夫人,忘持其符。夫人与楚昭王以符相约,没符不去。于是使返回取符,则水大至。台崩,夫人流而死。”④熊来尚可当:这里运用的是典故。汉元帝观斗兽,有熊逃出圈,攀槛欲上殿。左右皆惊走。唯有冯婕妤上前,当熊而立,保护元帝。⑤日月:比喻皇帝。

  【译文】

  天子居住在未央宫,妾卷衣为君王侍寝。妾知道自己没有皇帝的百般恩宠,所以不敢在帝王面前娇纵造次。没有他的约定,即使水至淹没,付出妾的生命也在所不惜。猛熊若对他构成威胁,妾愿为他阻挡。自己身份如此卑贱,微身侍奉君王,已经感到很满足了。希望君王能够懂得妾的一片真情意,不要因为妾的颜色衰老而遗弃妾。

  【赏析】

  乐府《杂曲歌辞》有《秦王卷衣》,言成阳春景及宫阙之美,秦王卷衣,以赠所欢也。李白的《秦女卷衣》,这首诗与《秦王卷衣》十分不同。李白这首诗表达的是对爱情的看法,对爱情应该始终如一,不能因为彼此年老色衰而背弃对方。其实,在这首诗里,也隐含着李白自己的用世情怀,他希望为君王效力,不会因年老而放弃这一理想。

  丽人行

  唐·杜甫

  【原文】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①盍叶②垂鬓唇③。背后何所见,珠压④腰⑤衱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沓实要津。后来鞍马⑥何逡巡⑦,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⑧飞去衔红巾⑨。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注释】

  ①翠微:薄薄的翡翠片。②盍叶:妇女髻上戴的花叶饰物。③鬓唇:鬓边。④珠压:把珠子按在上面,不让风吹起。⑤腰:这里指腰带。⑥后来鞍马:隐晦的说法,这里指杨国忠。⑦逡巡:原意是犹豫不决的意思,这里指顾盼自得的样子。⑧青鸟:神话中的鸟名,西王母的使者。相传西王母见汉武帝时,先有青鸟飞集殿前。后来被用做男女间的信使。⑨红巾:指妇女所用的红手帕。这里指男女暗传消息。

  【译文】

  三月三日阳春时节天气清新,长安曲江河畔聚集好多美人。姿态凝重神情高远文静自然,肌肤丰润胖瘦适中身材匀称。绫花绫罗衣裳映衬暮春风光,金丝绣的孔雀银丝刺的麒麟。头上戴的是什么呢?翡翠片花盍叶直贴到鬓角边。背后缀的是什么呢?宝珠压住裙腰多么稳当合身。其中有云幕椒房的后妃至亲,皇上封为虢国和秦国二夫人。翡翠蒸锅端出香喷喷的紫驼峰,水晶圆盘送来肥美的白鱼鲜。吃腻了佳肴的犀角筷子久久不动,鸾刀切着细肉丝空忙了一场。宦官骑马飞来却不扬起灰尘,御厨络绎不绝送来海味山珍。笙箫鼓乐缠绵婉转感动鬼神,宾客随从满座都是达官贵人。姗姗来迟的骑马人踌躇满志,到轩门才下马步入锦褥茵亭。白雪似的杨花飘落覆盖浮萍,使者像传情的青鸟勤送红巾。气焰熏灼不可一世天下绝伦,千万不要近前以免丞相恼怒!

  【赏析】

  本诗约作于天宝十二年(755)春天,旨在讥刺杨国忠兄妹骄奢yín乱的生活,曲折地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时政的腐败。这一切作者没有直接点出来,而是通过场面描写和情节叙述,让读者清楚地意识到作者的本意,这正是艺术上的成功之处。全诗通过描写杨氏兄妹曲江春游的情景,揭露了统治者荒淫腐朽作威作福的丑态,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的社会现实。诗分三段,先泛写游春仕女的体态之美和服饰之盛,引出主角杨氏姐妹的娇艳姿色。次写宴饮的豪华及所得的宠幸。最后写杨国忠的骄横。全诗场面宏大,鲜艳富丽,笔调细腻生动,同时又含蓄不露,诗中无一断语处,却能使人品出言外之意。

乐府诗集简介

乐府诗集简介

古文典籍

收藏知识 故事大全 经典国学 诗词大全 民俗知识 运动常识 舞蹈知识 软件教学 阅读美文 范文大全 武术学习 棋牌学习 时尚潮流 闲趣爱好 分类知识 历史天地 家庭养花 饮茶文化 宠物养殖 种植技术 果树种植 养殖技术 实用百科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生活妙招 养生知识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