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古历史

频道主页

中国新石器时代(距今约前8200—7800年)(4)

实文网  zhuakuai.com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元素

  原始语言、文字、绘画和雕塑

  人是社会动物,过着群居生活,彼此关系密切,无论是在生活中、生产中,还是交往中,都要进行思想交流,表达一定的意思:或者在生产中传授经验、协调动作,或者男女之间表达爱慕、交流感情,或者与外人的交往中需要交涉事务、表明意图,或者在狩猎、战斗中需要奋勇搏杀、呐喊呼叫,等等,都需要有一定的音节来表达,于是就产生了语言。但是,语言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会很快消失,因此就产生了能够记录语言的文字。这其中尤以生产上的需要最为迫切,因为生产是人们生存的基础,也是原始社会人们每日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特别是当原始农业发明、发展之后,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关系更为密切,思想交流更为频繁,对语言和文字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使之得到更快的发展。可以说语言文字是生产劳动的产物。同样,绘画、舞蹈、音乐、雕刻等原始艺术的产生也都是和生产劳动密切相关,它们的起源,最初都是为了促进捕捞渔猎和农业生产的丰饶服务的。?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艺术萌芽包括语言、记号、文字、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项。这是人猿相揖别的里程碑,也是人类在迈向原始文明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标志。

  绘画是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因为在欧洲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穴中就发现过许多绘画,其色彩和线条都具有相当的水平。在中国至目前为止尚未发现这么早的绘画,但在各地的新石器时代中早期的遗址中已经发现了一些原始绘画作品。原始绘画的种类甚多,如按绘画对象分有陶画、木画、石画、壁画、地画、岩画等,也有学者将绘在陶器、木器、石器等器物上的绘画统称为装饰画,而将原始绘画分为装饰画、岩画和地画三类。?

  雕塑实际上可分为雕刻和陶塑。雕刻是以坚硬的雕刻工具在各种材料上进行加工。陶塑是用陶土捏塑成各种造型,其中有时也会使用雕刻手法。?

  以材料区分,雕刻可分为木雕、陶雕、骨雕、牙雕、蚌雕、石雕和玉雕等。?

  从民族学材料看,木雕是很丰富的,如神像、生产工具、木制器皿以及乐器上都有雕刻或完全用木材雕成。但是因为木材容易腐朽而难保存下来,故出土文物中很少见到木雕作品。目前发现的木雕最早的当属辽宁省沈阳市新乐遗址出土的距今7300年鸟形木雕。在一根椴树木棒的顶端雕出一只鸟,尖嘴,有翅膀,鸟身上刻有菱形花纹,通长约40、残宽4.5厘米,这是目前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以禽鸟为题材的木雕作品。在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也发现了木雕蝶形器等建筑构件,还出土了2件木雕鱼。

  原始音乐

  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声乐起源很早,最初是为了协调劳动时的动作和减轻疲劳而发出的呼喊声,演变为带有一定音调和节奏的劳动号子,逐渐再发展为歌词与曲调相结合的歌曲,最初全靠人声歌唱,没有乐器伴奏。早在西汉的《淮南子·道应训》中就指出:"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鲁迅先生也指出过:"我们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动,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就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99)?普列汉诺夫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中也说:"原始人在劳动时总是伴着歌唱。音调和歌词完全是次要的。主要是节奏。歌的节奏恰恰再现着工作的节奏,--音乐起源于劳动。视工作之为一人所做或为一群人所做,歌也分为独唱或和唱的。"??(100)?音乐(或者说歌唱)起源于劳动,而当时的劳动主要是狩猎、采集和农耕。最早的歌谣也是咏唱生产劳动内容的,推想原始的歌曲应该是非常简单的短句。如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中记录了一首据说是黄帝时期的歌谣《弹歌》,歌词就极为简短,每句只有两个字,共有四个短句:?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意思是砍下竹子,作成弹弓,射出弹丸,逐杀禽鸟。反映是狩猎劳动的具体情形,而狩猎的产生又早于农业生产,因而《弹歌》有可能是最古老的歌谣。许多少数民族在出猎时往往要祭祀山神保佑他们能猎取到更多的猎物,其间要诵经唱歌。推测上述的《弹歌》也可能是在出猎前祭祀时所唱的歌谣,与原始宗教有一定关系,但归根结蒂还是为生产劳动服务的。相传为帝尧时代的《击壤歌》是四字一句:?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

  反映的是农耕生活,句子有长短,结构复杂一些,其时代肯定要晚得多了。?

  这些歌谣当初都是有一定的曲调来歌唱,可惜没有流传下来。同时它们都是后人的文字记载,是否就是当时的原貌也是值得怀疑的。?

  目前能够了解原始音乐的材料只有各地出土的一些乐器。

  器乐的出现是比歌唱要晚得多,但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就已产生。乐器的发明也是与生产劳动有密切关系。人们在打击石块,制造石器,或是砍凿木头制作木器时,都会发出声响,有一定的节奏,会启发人们用不同节奏和力度去敲打,以发出悦耳的声响。《尚书·益稷》:"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就是描写击打石块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来伴舞的。黎族妇女会利用舂米时木杵和木臼发出有节奏的音响,并跳一种舂米舞。高山族的杵臼舞所用的乐器就是实用的杵臼。畲族人死后,"少年群集而歌,劈木相击为节。"(《枕碧楼偶存稿十二卷》第二卷《畲民考》)即用木头敲打出有节奏的音响。可以说这些原始生产工具就是原始的打击乐器,后来才在此基础上发展成鼓、磬等乐器。?

  目前在考古发掘中,已知出土的原始乐器,主要有两大类: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

  打击乐器

  主要有陶钟、石磬、木鼓和陶鼓以及摇响器等。?

  吹奏乐器

  吹奏乐器的起源可能与狩猎经济时引诱禽兽的拟声工具及口哨有关,以后才逐渐演变成专门用来演奏的乐器。目前已发现的原始社会吹奏乐器有号角、埙、哨、笛等数种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社会性质

  中国新石器时代属于原始氏族社会后期,包括了母权制和父权制两个阶段。大量考古实物资料,特别是墓葬材料,有助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

  氏族公共墓地是原始聚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都位于居住址附近,埋葬集中,排列有序,反映出在氏族制下血缘纽带的支配作用。这种现象贯穿于整个新石器时代。葬制比较复杂,单人葬是最常见的一种葬法,延续的时间也最长。至于合葬墓,根据不同的情况,性质上也有所区别。如仰韶文化的多人集体合葬(包括二次葬),显然代表了母系氏族的葬制,即同一墓穴中包括母亲及其子女,但不包括丈夫在内。至于象大汶口文化等的成年男女合葬墓,结合当时的社会生产水平综合考察,一般被认为是过渡到父权制的夫妻(妾)合葬墓。

  总之,考古学资料表明,中国新石器时代经历了氏族社会的繁荣和瓦解阶段。至于从母权制到父权制的具体转变过程,以及这种过渡在地域间有无不平衡现象等,都有待于今后继续探索。

中国新石器时代(距今约前8200—7800年)

中国新石器时代(距今约前8200—7800年)

上古历史

丛丛翠竹湘妃泪,爱情佳话传古今

丛丛翠竹湘妃泪,爱情佳话传古今

上古历史

上古时期原始服饰有哪些特点和分类

上古时期原始服饰有哪些特点和分类

上古历史

“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

“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

上古历史

仓颉造字的故事

仓颉造字的故事

上古历史

上古中古怎么区分的?为何没有下古?

上古中古怎么区分的?为何没有下古?

上古历史

红山文化(公元前4000-前3000年)

红山文化(公元前4000-前3000年)

上古历史

上古时代的科学文明发展

上古时代的科学文明发展

上古历史

赢勾本是天神,为什么会成为僵尸始祖

赢勾本是天神,为什么会成为僵尸始祖

上古历史

上古中古怎么区分的?为何没有下古?

上古中古怎么区分的?为何没有下古?

上古历史

中国历史上有无奴隶社会?

中国历史上有无奴隶社会?

上古历史

上古时期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有什么记载?

上古时期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有什么记载?

上古历史

伏羲在医学上的重要贡献:制九针的传说

伏羲在医学上的重要贡献:制九针的传说

上古历史

大禹的父亲是谁

大禹的父亲是谁

上古历史

帝尧与鹿仙女的爱情传说

帝尧与鹿仙女的爱情传说

上古历史

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原始社会

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原始社会

上古历史

收藏知识 故事大全 经典国学 诗词大全 民俗知识 运动常识 舞蹈知识 软件教学 阅读美文 范文大全 武术学习 棋牌学习 时尚潮流 闲趣爱好 分类知识 历史天地 家庭养花 饮茶文化 宠物养殖 种植技术 果树种植 养殖技术 实用百科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生活妙招 养生知识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