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夏朝历史

频道主页

西夏历史:蒙灭西夏之战过程及结果

实文网  zhuakuai.com 

  夏桓宗天庆十二年(1205年),蒙古建国的前一年,曾发兵攻略过西夏。蒙古建国后,矛头指向西夏和金国,采取先弱后强的战略,先发兵伐西夏。夏襄宗应天二年(1207年),蒙古军又大举攻夏,破兀剌海城(今内蒙古阿拉善右旗西南)而还。应天四年,蒙古第三次攻夏,兵围西夏都城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夏襄宗求救于金,金坐视不救,遂献女向蒙古求和,并附蒙攻金。夏与金交战多年,两败俱伤,双方议和。夏献宗乾定二年(1224年),蒙古又发兵攻夏,并攻占银州(今陕西米脂西)。乾定四年(1226年),蒙古发动大规模的灭夏之战。蒙古军先后攻占沙州(今甘肃敦煌西)、肃州(今甘肃酒泉)、甘州(今甘肃张掖)、西凉府(今甘肃武威)、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等地,进围中兴府。次年七月,夏末帝投降被杀,西夏亡。

  过程

  首次侵夏

  西夏原为中国西北的一个国家,并且与一北方游牧民族克烈部非常友好。但是统领蒙古部的铁木真于1203年灭了克烈部,使西夏失去了一部分蒙夏间的缓冲。1205年,成吉思汗正式入侵西夏,发动第一次征夏战并洗劫了夏国边疆的一些市镇。

  1206年,大蒙古国正式成立。成吉思汗为了征服另一个王朝——金朝,必须孤立金朝。而孤立金朝的方法就是消灭掉金夏间的联盟,因此成吉思汗决定先消灭西夏。1207年成吉思汗发动第二次征夏战,进攻斡罗孩城(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境),但因西夏军队的抗击而以失败告终。1209年,蒙古成功占领了高昌回鹘,这亦使西夏的河西地区失去蒙夏间的缓冲。后来蒙古第三次征夏,由河西地区开始入侵,攻击斡罗孩。西夏将领兼襄宗儿子李承祯战败,其大将高逸更加被俘。蒙古后来又拿下斡罗孩城,逼近克夷门——都城中兴府的最终防线。西夏大将嵬名令公虽然实行伏击计划,但仍然败给蒙古军队。因此,都城中兴府为蒙古军队所包围,且夏襄宗求救无门。最后,襄宗唯有给予蒙古大量赔款及接受蒙古“附蒙伐金”的条件,蒙古才接纳其求和。

 

  蒙夏结盟

  西夏接受蒙古“附蒙伐金”的条件后,唯有攻击其原本的盟友——金朝。而这一连串的战争持续了逾十年,并大大的削弱了金夏的国力。而因此,西夏的人民亦因劳役导致生活困苦,国家的经济和生产力亦因劳役而大受影响。军队也因长期征战而十分积弱,且官场政治十分黑暗和腐败。夏襄宗本人更加昏庸无能,沉醉于酒色之中。而因此,齐王李遵顼得于1211年成功发动政变并夺权,为西夏神宗。但夏神宗亦不为一明智之帝,仍坚持攻击金朝。因此,国家变得非常不稳定,民变四起。

西夏历史:李安全篡位

西夏历史:李安全篡位

夏朝历史

西夏历史:蒙灭西夏之战过程及结果

西夏历史:蒙灭西夏之战过程及结果

夏朝历史

夏朝文化发展 夏朝文明

夏朝文化发展 夏朝文明

夏朝历史

夏朝第三任君主——姒太康

夏朝第三任君主——姒太康

夏朝历史

西夏历史:蒙灭西夏之战过程及结果

西夏历史:蒙灭西夏之战过程及结果

夏朝历史

夏朝历史:少康中兴做出了哪些改革?

夏朝历史:少康中兴做出了哪些改革?

夏朝历史

太康失国:是谁夺取夏朝政权?

太康失国:是谁夺取夏朝政权?

夏朝历史

情报搜集的始祖女艾:少康中兴的传说

情报搜集的始祖女艾:少康中兴的传说

夏朝历史

夏朝疆域范围 夏朝地图

夏朝疆域范围 夏朝地图

夏朝历史

夏朝历史:少康中兴做出了哪些改革?

夏朝历史:少康中兴做出了哪些改革?

夏朝历史

夏朝的政治制度

夏朝的政治制度

夏朝历史

治理黄河建立夏朝的统治者姓什么?

治理黄河建立夏朝的统治者姓什么?

夏朝历史

夏朝建立时间是什么时候?夏朝的起源与覆灭历史

夏朝建立时间是什么时候?夏朝的起源与覆灭历史

夏朝历史

夏朝的首都遗址有哪些?

夏朝的首都遗址有哪些?

夏朝历史

夏朝的简介 夏朝的存在为什么有争议?

夏朝的简介 夏朝的存在为什么有争议?

夏朝历史

为什么说孔甲乱夏败国?孔甲又是谁?

为什么说孔甲乱夏败国?孔甲又是谁?

夏朝历史

夏朝第三任君主——姒太康

夏朝第三任君主——姒太康

夏朝历史

禹讨伐三苗:三苗是什么地方?

禹讨伐三苗:三苗是什么地方?

夏朝历史

情报搜集的始祖女艾:少康中兴的传说

情报搜集的始祖女艾:少康中兴的传说

夏朝历史

夏朝军事制度

夏朝军事制度

夏朝历史

夏朝历史:少康中兴做出了哪些改革?

夏朝历史:少康中兴做出了哪些改革?

夏朝历史

收藏知识 故事大全 经典国学 诗词大全 民俗知识 运动常识 舞蹈知识 软件教学 阅读美文 范文大全 武术学习 棋牌学习 时尚潮流 闲趣爱好 分类知识 历史天地 家庭养花 饮茶文化 宠物养殖 种植技术 果树种植 养殖技术 实用百科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生活妙招 养生知识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