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国历史

频道主页

蜀汉、曹魏、东吴的兵制是怎么样的?

实文网  zhuakuai.com 

  军事

  兵制

  曹魏兵制

  三国官制、兵制和东汉官制、兵制比较相似。曹魏的中央军,分中军和外军。“‘中军’是对‘外军’而来的,中外军的区别形成于汉建安时代(196——220),到黄初年间(220——226)都督制成立,中外军的区分及中外军的名称也就正式成立。建安以前,曹操集团只是割据的群雄之一。曹操迎献帝都许,挟天子以令诸侯,尤其是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取得冀、并、青诸州以后,他的统治区才渐具国家的规模。这时局面大了,再不能象过去一样,带领一支军队到处征战,因之便产生了留屯的办法。平定一个地方,留部分军队驻防,并由一人任统帅统摄辖区内诸军。这种留屯制,实即魏晋以下盛行的军事上分区的都督诸军制的滥觞。这种情形,发生于曹操打败袁绍占有冀、并诸州之后,到赤壁战后,三国鼎峙的局面形成,便渐渐固定为一种制度,而且发展为后来的都督制。国家的军队既在事实上分了内外,内外的名称自然也跟着形成,留屯在外的将军及都督所领的兵,就称为外军;中央直辖的军队,就称为中军。”

  《历代兵制》叙述了魏中军的发展:“初,曹公自置武卫营于相府,以领军主之。及文帝增置中营,于是有武卫、中垒二营,以领军将军并五校统之。”武卫营是曹魏集团最亲近的宿卫禁兵,其设置时间,《补三国兵志》说在建安十三年(208)。那时曹操刚做相国,便在相府自置武卫营。当时汉帝的禁兵为数已不多,且在曹操控制之下,武卫营一成立,有所疏漏。“武卫、中垒二营,以领军将军并五校统之”,也是不确的。事实上,曹魏先后置武卫、中垒、中坚、骁骑、游击等新五营,归中领军统帅;东汉以来北军的屯骑、步兵、射声、越骑、长水五营,曹魏时期依然存在,但兵员已少的可怜,五校地位已不如武卫将军等,已无可能去统帅武卫、中垒等新营。

  留屯各地的外军,开始编制很不一致,统帅往往临时由中央委派和更换。到魏文帝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历代兵制》:“黄初三年,特置都督诸州军事,寻加四征四镇将军之号,又置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位太尉上。”曹魏的都督诸州军事,是代表中央分驻各地的军事长官,所领是不同于州郡兵的中央军队。所谓四征四镇,是指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与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等称号,此外还有所谓四安四平将军的称号,这些都不是固定军职,而是临时赠封的称号。从这些称号也可以知道,那些都督诸州军事的将军,是代表中央去行征伐镇压之权。中外诸军即中军与外军,“置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则是以大将军统帅全国中央军,大将军成为曹魏最高军事统帅。曹魏政权是取代东汉王朝而建立的,开始仍以太尉为最高军政长官,置大将军后,太尉最重要的权力被分割,所以陈傅良说大将军“位太尉上”。

  综上所述,曹魏中央军的系统是:

  |——中军——领军、护军——诸营将校

  中央军——大将军——|

  |——外军——都督诸州军事

  除中军与外军,曹魏还有作为地方兵的州郡兵。东汉光武帝罢兵募士,郡国兵力十分薄弱。到东汉末年,一些州郡守割据称雄,兵力转强,多数州郡的军队则逐一消灭或兼并。曹操统一北方,大大小小的割据武装或被消灭,或被收编,北方各州郡往往只有留屯的中央军,而没有地方武装了。当时丞相主簿司马朗建议令州郡都建立地方武装,以“外备四夷,内威不轨”。《历代兵制》:“自纳司马朗之言,复令州郡典兵,但地方州郡长官的权力却借此大大膨胀起来。所以《历代兵制》认为,曹魏政权的“兵权外聚于州牧,内归于大将军及太尉”。因此后来有人上疏魏明帝,要求解除缘边州郡刺史、太守的领兵权,另外派遣大将去镇守,以免刺史、太守领了兵则“专心军功,不勤民事”,而不能“独修务本之业”。

  曹魏兵制,还有屯田兵值得一提,曹魏的屯田分民屯和兵屯两种,是汉代官田出租办法及边郡屯田的推广。民屯的管理方式是:由大司农掌管全国的民屯,典农中郎将负责一州郡的民屯,典农都尉负责一县级单位的民屯,屯司马负责一生产单位——一屯。每一屯有屯田客五十人。民屯的任务是种植稻、粟、桑、麻,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的收获上缴政府。屯田客不服兵役,但实行军法部勒式管理,应该纳入兵制研究的范围。建安初年开始的屯田,本是为了束缚流民于土地和为政府提供大量租入以充军需;到魏末晋初,统治者为了世家大族的利益,经常分割屯田,瓜分屯田客,屯田制度遭到毁灭性破坏。兵屯的开始晚于民屯,一般是保持原有的军事编制,设立在与吴蜀两国对峙的边境,让士兵且佃且守。东吴也;有与曹魏大体相似的兵。名将:曹氏兄弟(曹仁、曹洪)、夏侯兄弟(夏侯惇、夏侯渊)、许褚、张辽、张郃、徐晃、于禁、乐进,其中后五者并称曹魏五良将。

蜀汉、曹魏、东吴的兵制是怎么样的?

蜀汉、曹魏、东吴的兵制是怎么样的?

三国历史

卑鄙的圣人曹操为夺天下多次暗杀打击刘备,然而……

卑鄙的圣人曹操为夺天下多次暗杀打击刘备,然而……

三国历史

什么是屯田制?魏蜀吴三国为什么都要屯田

什么是屯田制?魏蜀吴三国为什么都要屯田

三国历史

杨仪杀魏延有功劳为什么曹操不给予他奖赏?

杨仪杀魏延有功劳为什么曹操不给予他奖赏?

三国历史

三国庞统如果没死能当上丞相吗?以他聪明能胜于诸葛亮

三国庞统如果没死能当上丞相吗?以他聪明能胜于诸葛亮

三国历史

诸葛亮是如何通过三顾茅庐考察刘备从而决定跟随他的?

诸葛亮是如何通过三顾茅庐考察刘备从而决定跟随他的?

三国历史

《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之千里走单骑的人是谁?

《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之千里走单骑的人是谁?

三国历史

谁说虎父无犬子:三国最典型的将门虎父犬子

谁说虎父无犬子:三国最典型的将门虎父犬子

三国历史

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运粮的故事

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运粮的故事

三国历史

为什么说诸葛亮最怕的人是关羽?

为什么说诸葛亮最怕的人是关羽?

三国历史

如果没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会隐居一生吗

如果没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会隐居一生吗

三国历史

蜀汉、曹魏、东吴的兵制是怎么样的?

蜀汉、曹魏、东吴的兵制是怎么样的?

三国历史

关于颜良的评价:三国暴君之颜良

关于颜良的评价:三国暴君之颜良

三国历史

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有何“阴谋”?临终遗言有什么暗示?

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有何“阴谋”?临终遗言有什么暗

三国历史

三国的文化发展

三国的文化发展

三国历史

三国历史:董卓乱政

三国历史:董卓乱政

三国历史

如果没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会隐居一生吗

如果没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会隐居一生吗

三国历史

诸葛亮死后的蜀汉凭什么熬了三十年才灭亡?

诸葛亮死后的蜀汉凭什么熬了三十年才灭亡?

三国历史

诸葛亮治蜀:他们受诸葛亮严惩还感恩戴德

诸葛亮治蜀:他们受诸葛亮严惩还感恩戴德

三国历史

三国时期最反复无常的叛将 被历史正义所唾弃的三个人

三国时期最反复无常的叛将 被历史正义所唾弃的三个人

三国历史

谁说虎父无犬子:三国最典型的将门虎父犬子

谁说虎父无犬子:三国最典型的将门虎父犬子

三国历史

收藏知识 故事大全 经典国学 诗词大全 民俗知识 运动常识 舞蹈知识 软件教学 阅读美文 范文大全 武术学习 棋牌学习 时尚潮流 闲趣爱好 分类知识 历史天地 家庭养花 饮茶文化 宠物养殖 种植技术 果树种植 养殖技术 实用百科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生活妙招 养生知识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