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民国历史

频道主页

评价李鸿章:李鸿章淮军营制(3)

实文网  zhuakuai.com 

  除了李鸿章,几乎再找不出哪个能被淮军各部普遍接受的指挥官。即使是号称淮军第一名将的刘铭传"亦只自统所募铭军,并未兼辖别队",其他的将领就更不用提了。与太平军和捻军作战时,由于李鸿章常常亲自指挥作战,这个问题并没有显得很严重。但是,当李鸿章位高权重,必须留居中央统领全局,而不能亲临督战的时候,问题就大了。甲午战争时,淮军统领直隶提督叶志超奉旨总统朝鲜前敌诸军。他很清楚其他各军不会听自己的,于是再三请求让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一个毫无军事经验的外交官接替自己。这倒并不是叶志超一定要讨好李鸿章,而是他看到李经方身为李鸿章之子,或者能够使诸将服从其命,作为总统当尤胜于己。

  李鸿章最终还是没有同意他的请求,叶志超只得勉强从命。结果在平壤之战中,诸将皆不遵调度,平壤清军总共虽有35营之多,但叶志超所能指挥得动的只有本部6营而已。再加上叶志超又不是一个称职的将领,如此作战,焉得不败?接替叶志超总统诸军的宋庆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甚至要更加严重,因为他本是毅军统领,属于湘军一支,连淮军嫡系都不是,诸将自然更加不服调遣。

  最终导致自平壤溃后,九连城之战,凤凰城之战,大连湾之战,旅顺之战,威海之战淮军战无不溃,一败千里。另一个问题则是关于高级指挥员的培养。淮军各统领辖军不等,如以一般情况的8,9个营计,则相当于师的编制。如果是较大的军又或者是如叶志超那样总统诸军,则指挥的部队可达20-30个营甚至更多,就相当于军的编制。从营到师,军这样大的差距,中间竟然没有一个衔接的层次。就导致各军的统领只能从营官中选拔。

  众所周知,作为分队的营和作为兵团的师军,对于其指挥员的要求是大为不同的.一个营官只需要在很狭小的战术范围内考虑问题,其职权内的军事活动常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大概只要下一个决心就可以了。而统领却是需要统筹全局的大将,必须拥有控制整个战局,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才能。作为联系这两者桥梁的部队一级的组织--团,在现代军队中是培养高级指挥员所不可缺少的环节。以苏俄为例,著名的军事统帅几乎都有长时间担任团长的经历,苏沃洛夫大元帅先后担任阿斯特拉罕团和苏兹达尔团团长达7年,其间写出了著名的"苏兹达尔团条令",奠定了他以后军事思想的基础,而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担任团长时间更长达十几年之久。

  可见,苏联的军事学术将营及其以下编制称为分队,师及其以上编制称为兵团,而将团独立出来称为部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然而,遗憾的是,淮军中根本就没有团这个概念!其结果是,淮军中不少将领在担任营官时还曾经建立功绩的,一提升为统领立刻就显得不称职了,一遇大敌,往往一败涂地。淮军初建时主要将领另有来源,而且多经战阵历练,这个问题还不大。等到后期,老一代将领先后退下,一群当初的营官接替了他们的职位,素质就大为下降。尤其是所谓"同治中兴"时期,国家没有大的战事,营官们也不经战阵,往往是论资排辈式的选取统领,质量就尤其的差了.

  甲午战争时,淮军的主要统领如叶志超,卫汝贵,刘盛休等人都是这样选出来的.而事实证明,他们都不具备担任高级指挥员的能力。整个战争中,淮军诸统领,除了聂士成一人之外,大都表现得十分庸懦无能,这与淮军的制度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淮军之所以会采用这样的统领制,是有他的原因的。首先,这是旧式勇营的痕迹。清代前期,尤其是康熙中期以后,国家很少发生大的战乱,作为国家主要军事力量的绿营,其主要职能已经变成维持治安,充当杂役,偶尔镇压一下农民起义或者少数民族的暴动。

  根本就用不着大兵团作战,因此采用了镇戍制,兵力极为分散.于是,我们就常常可以看到一旦发生战争,清朝就得从全国调兵,而每个省所调兵力往往仅有数百或千余人。这就造成了在清军中,根本就没有大编制的传统和经验。鸦片战争以后,尤其是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战争的规模较以前有了扩大。双方交战兵力常常可达数万以至数十万,但是,纸面上的数字并不能代表真实的情况。以太平军为例,虽然人数动辄数十万,但其中绝大多数是随从的饥民,属于乌合之众,真正的精锐并不多。史家一般认为陈玉成兵团的战斗力较李秀成兵团为强,但陈玉成兵团真正的战斗力也就仅仅是在于其几千,至多是万余"老兄弟"而已。

清代国旗“黄龙旗”的设计者竟然是他?

清代国旗“黄龙旗”的设计者竟然是他?

清朝历史

评价李鸿章:李鸿章淮军营制

评价李鸿章:李鸿章淮军营制

民国历史

李鸿章访美采访:1896年李鸿章接受美国记者采访录

李鸿章访美采访:1896年李鸿章接受美国记者采访录

民国历史

曾国藩临终向李鸿章托付后事,称左宗棠为“海内第一人物”

曾国藩临终向李鸿章托付后事,称左宗棠为“海内第一人物”

清朝历史

李鸿章的故事:兴办洋务

李鸿章的故事:兴办洋务

历史人物

发起洋务运动的直接原因及根本原因分析

发起洋务运动的直接原因及根本原因分析

清朝历史

周恩来酒桌上“制”许世友 许世友记了大半辈子

周恩来酒桌上“制”许世友 许世友记了大半辈子

民国历史

14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为何却输给了共产党?

14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为何却输给了共产党?

民国历史

兴也浡焉,亡也忽焉——探析太平天国失败原因

兴也浡焉,亡也忽焉——探析太平天国失败原因

民国历史

“袁大头”的来历及历史影响 袁大头的收藏前景

“袁大头”的来历及历史影响 袁大头的收藏前景

民国历史

川岛芳子简介,第一次出卖色相竟为杀害张作霖

川岛芳子简介,第一次出卖色相竟为杀害张作霖

民国历史

蒋介石为什么不杀张学良却杀杨虎城?

蒋介石为什么不杀张学良却杀杨虎城?

民国历史

中共成立时党员有几名 为何只有4人成了党和国家领导人

中共成立时党员有几名 为何只有4人成了党和国家领导人

民国历史

中国通商银行:最早由中国人开办的银行

中国通商银行:最早由中国人开办的银行

民国历史

死亡联盟:林彪1953年卷入“高饶事件”始末

死亡联盟:林彪1953年卷入“高饶事件”始末

民国历史

1949年中共地下党错失活捉蒋介石的最后一次机会始末

1949年中共地下党错失活捉蒋介石的最后一次机会始末

民国历史

民国北洋政府简介:国民党和北洋政府的关系 北洋政府历任总统

民国北洋政府简介:国民党和北洋政府的关系 北洋政府

民国历史

中国工人阶级早期的自发斗争:反对剥削和压迫的斗争

中国工人阶级早期的自发斗争:反对剥削和压迫的斗争

民国历史

国民党对红军的“第五次大围剿”兵力布局

国民党对红军的“第五次大围剿”兵力布局

民国历史

毛泽东一月多少工资?毛主席一天花多少钱?

毛泽东一月多少工资?毛主席一天花多少钱?

民国历史

汪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汪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民国历史

红色政权的建立过程简介 什么是红区?

红色政权的建立过程简介 什么是红区?

民国历史

华北临时政府政权的于哪天成立?主要成员有哪些?

华北临时政府政权的于哪天成立?主要成员有哪些?

民国历史

周恩来酒桌上“制”许世友 许世友记了大半辈子

周恩来酒桌上“制”许世友 许世友记了大半辈子

民国历史

1959年至1961年大饥荒中的县委书记王永成

1959年至1961年大饥荒中的县委书记王永成

民国历史

鲁迅的故居之一:绍兴鲁迅纪念馆

鲁迅的故居之一:绍兴鲁迅纪念馆

民国历史

收藏知识 故事大全 经典国学 诗词大全 民俗知识 运动常识 舞蹈知识 软件教学 阅读美文 范文大全 武术学习 棋牌学习 时尚潮流 闲趣爱好 分类知识 历史天地 家庭养花 饮茶文化 宠物养殖 种植技术 果树种植 养殖技术 实用百科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生活妙招 养生知识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