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历史知识

频道主页

官渡之战:袁绍的英雄气概去哪了

实文网  zhuakuai.com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名声显赫。到了袁绍,同样位居三公之上。借祖上阴德,袁绍从来不失名声地位。只不过,汉室衰微,政治腐败,袁绍还是位列大将军何进之后。尽管如此,在那个十分看重门第的时代,袁绍仍是一呼百应,具有很强的号召力。袁绍的失败很令人惋惜,也让人有些不可思议。因为早年的袁绍还是很有些英雄气概的,并非如大家想象的那般优柔寡断,刚愎自用。想当年,大将军何进一再受十常侍陷害,好几次差点丢了性命。事关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是袁绍挺身而出:“愿借精兵五千,斩关入内,册立新君,尽诛阉竖,扫清朝廷,以安天下。”

  人就是这样,没有拖累,行为做事也就无所挂碍。袁绍虽然名气不小,却没有自己的兵马,诛杀十常侍还要向何进借兵。手头拮据,内心丰富。袁绍此时,意气风发,英雄盖世,敢说敢做,丝毫看不出后来“色厉内荏”的迹象。问题在于:何进屠夫出身,从来胸无定见,几经辗转,最终还是被十常侍诱杀。何进已死,权力尽归十常侍所有。袁绍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奋不顾身,与曹操一起,杀入宫中,将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尽皆诛杀。不幸的是,杀死了一群狼,又引来了一只虎。董卓借勤王之机,顺利进入朝堂,很快权倾朝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董卓就想废掉汉少帝,另立陈留王为帝。结果丁原仗吕布之勇,坚决反对。后来董卓用计,策反吕布,刺杀丁原,从此一手遮天,再无顾忌。

  按说在这个节骨眼上,董卓权势如日中天,更兼其恐怖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朝堂之上谁还再敢说半个不字。但袁绍就是袁绍,从来不失英雄本色。当董卓再次提出废立之事时,别人都不敢说话,唯独袁绍应声而出:“汝欲废嫡立庶,欲为反耶。”见还有人反对,董卓不禁大怒:“汝视我剑不利也?”见此,袁绍毫不想让,拔剑说道:“汝剑虽利,吾剑岂不利也?”情势危急之际,幸亏蔡邕从中相劝,双方才各自罢手。袁绍经此力争,不能得手,只能匹马奔冀州而去。想袁绍此时,虽有四世三公之名,终究实力太弱。而董卓把持朝政,又有吕布等人助纣为虐,真要撕破脸皮打起来,袁绍肯定赚不到半点便宜。但也正是因为身处如此险境,犹能慷慨激昂,才恰恰表现出袁绍的勇敢和无畏。诛杀宦官,抗衡董卓,都绝非等闲之辈能做得出来的。后来就不一样了,回到地方之后,因为祖上有名,四方仰慕,队伍很快壮大,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前,袁绍手下已经有田丰、沮授、许攸、审配、郭图、颜良、文丑等一班文臣武将,兵马钱粮更是不计其数,阵势之大,影响之广,天下独此一家。

  事业做大了是好事,但由此带来的负担也越发沉重。随着这个集团的不断强盛,圈子内部越来越难以平衡,内部斗争开始了。面对日益显现的内部矛盾,袁绍的内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到了十八路诸侯会师洛阳的时候,大家因为“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就理所当然地推举袁绍做了盟主。俗话说:买卖好做伙难搭。按说袁绍号令诸侯,机会千载难逢。运筹好了,不仅可以消灭董卓,收编队伍,壮大实力。而且还可借此纵横天下,入主朝廷,把持朝政。到那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就不是曹操,而是袁绍了。但袁绍面对天下精锐之师,却显得无所适从,难以决断。十八路诸侯的各怀异志,让袁绍伤透了脑筋。最后,队伍解散,各奔东西。

  回到河北,袁绍继续做他的诸侯王,内部矛盾更加突出。袁绍当然不会明白,从来树大招风,在那个群雄竞起的当口,占据这么大的地盘,别人哪能不眼红。但这时的袁绍,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威武雄壮的袁绍了。内部关系理不顺,斗争日趋白热化。手下人才不少,却各打各的算盘,总是尿不到一个壶里去。尤其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对此袁绍不仅不能乾纲独断,反而听之任之,没有任何解决的办法。内部不团结,人才越多越麻烦。更要命的是,袁绍养尊处优,未老先衰。袁绍不比曹操,处处充满危机,既要亲自率兵东征西战,又要时时提放来自朝内不时射来的暗箭。袁绍更不比刘备,四处奔波,寄人篱下,久走江湖,内心已经打磨的极为坚韧和光滑了。

  或许是长时期和平环境的缘故,袁绍虽正值壮年,却早已暮气沉沉。别的不说,仅仅因为最心疼的小儿子有病,就搞得自己精神恍惚,“形容憔悴,衣冠不整”,甚至要死要活,以至于田丰劝其趁许昌空虚、袭击曹操的时候,袁绍却以儿子有病为由一口回绝,从此失去了问鼎天下的大好时机。这种典型的“老人心态”,让袁绍集团一步步走向了下坡路。后来的官渡之战,袁绍本想奋起,但养尊处优形成的思维定势,在“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曹操面前终究显得无能为力,不堪一击。而让袁绍无尽烦恼的是:以前没做大的时候尚能威加四海,如今家大业大怎么反而不如当初了呢。

曹操赤脚迎许攸,火烧乌巢大败袁绍

曹操赤脚迎许攸,火烧乌巢大败袁绍

野史秘闻

官渡之战的战争过程

官渡之战的战争过程

历史知识

详解官渡之战经过 带你走进战火纷争

详解官渡之战经过 带你走进战火纷争

历史知识

官渡之战袁绍有多少兵力?袁绍为何失败

官渡之战袁绍有多少兵力?袁绍为何失败

历史知识

三国历史:群雄割据

三国历史:群雄割据

三国历史

官渡之战的历史背景分析:袁绍过于刚愎自用

官渡之战的历史背景分析:袁绍过于刚愎自用

历史知识

官渡之战中曹操为何想着要退兵?

官渡之战中曹操为何想着要退兵?

历史知识

官渡之战战前曹操和袁绍的兵力如何

官渡之战战前曹操和袁绍的兵力如何

历史知识

袁绍在三国争雄失败什么原因导致的?

袁绍在三国争雄失败什么原因导致的?

三国历史

官渡之战袁绍战略战术远胜曹操

官渡之战袁绍战略战术远胜曹操

历史知识

官渡之战中曹操为什么胜利?决定因素是什么

官渡之战中曹操为什么胜利?决定因素是什么

历史知识

官渡之战: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历史知识

官渡之战袁绍为何会失败?

官渡之战袁绍为何会失败?

历史知识

官渡之战:三国鼎立政治格局形成的关键之战

官渡之战:三国鼎立政治格局形成的关键之战

历史知识

官渡之战:曹操大获全胜的原因是什么?

官渡之战:曹操大获全胜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知识

官渡之战历史评析

官渡之战历史评析

历史知识

官渡之战:曹操究竟杀了袁绍多少人?

官渡之战:曹操究竟杀了袁绍多少人?

历史知识

官渡之战的历史意义 官渡之战中曹操、袁绍和刘备各表现如何?

官渡之战的历史意义 官渡之战中曹操、袁绍和刘备各表现如何?

历史知识

官渡之战:袁绍的英雄气概去哪了

官渡之战:袁绍的英雄气概去哪了

历史知识

雍正皇位是夺来的吗?康熙遗诏的内容是否可信?

雍正皇位是夺来的吗?康熙遗诏的内容是否可信?

历史知识

曹操有几个儿子?曹丕是他的第一个儿子吗?

曹操有几个儿子?曹丕是他的第一个儿子吗?

历史知识

商朝是怎样灭亡的?商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商朝是怎样灭亡的?商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历史知识

《陆贞传奇》藏职场潜规则 被称“古装版杜拉拉”

《陆贞传奇》藏职场潜规则 被称“古装版杜拉拉”

历史知识

官渡之战的历史意义 官渡之战中曹操、袁绍和刘备各表

官渡之战的历史意义 官渡之战中曹操、袁绍和刘备各表

历史知识

三国谋士许攸被谁所杀?许攸死亡原因分析

三国谋士许攸被谁所杀?许攸死亡原因分析

历史知识

官渡之战战前曹操和袁绍的兵力如何

官渡之战战前曹操和袁绍的兵力如何

历史知识

官渡之战:三国鼎立政治格局形成的关键之战

官渡之战:三国鼎立政治格局形成的关键之战

历史知识

大唐帝国西域守护神 高丽族大将高仙芝

大唐帝国西域守护神 高丽族大将高仙芝

历史知识

揭秘古代“官舍”,古代官员官住房是否自由?

揭秘古代“官舍”,古代官员官住房是否自由?

历史知识

戴笠情事 一代红星胡蝶和军统大官戴笠有什么牵扯?

戴笠情事 一代红星胡蝶和军统大官戴笠有什么牵扯?

历史知识

《陆贞传奇》藏职场潜规则 被称“古装版杜拉拉”

《陆贞传奇》藏职场潜规则 被称“古装版杜拉拉”

历史知识

秦始皇陵墓被盗过吗 秦始皇陵地下墓穴结构如何?

秦始皇陵墓被盗过吗 秦始皇陵地下墓穴结构如何?

历史知识

哪些人对雍正登基有帮助?他们后来是怎么死的?

哪些人对雍正登基有帮助?他们后来是怎么死的?

历史知识

御玺和传国玉玺有什么区别?为溥仪掌印的那些伪满尚书府大臣的秘事揭露

御玺和传国玉玺有什么区别?为溥仪掌印的那些伪满尚书

历史知识

蔡文姬与曹操有什么关系?

蔡文姬与曹操有什么关系?

历史知识

官渡之战中曹操为何想着要退兵?

官渡之战中曹操为何想着要退兵?

历史知识

《陆贞传奇》造型惹争议 于正:日韩抄袭我们

《陆贞传奇》造型惹争议 于正:日韩抄袭我们

历史知识

官渡之战: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历史知识

溥仪用印管理严格:常把国玺、御玺放身边

溥仪用印管理严格:常把国玺、御玺放身边

历史知识

收藏知识 故事大全 经典国学 诗词大全 民俗知识 运动常识 舞蹈知识 软件教学 阅读美文 范文大全 武术学习 棋牌学习 时尚潮流 闲趣爱好 分类知识 历史天地 家庭养花 饮茶文化 宠物养殖 种植技术 果树种植 养殖技术 实用百科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生活妙招 养生知识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