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冷知识:榕树的种子是靠什么来传播的
佚名 未知榕树别称细叶榕、万年青、榕树须等,为桑科榕属大乔木,适应性非常强,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除华南地区外多作盆栽,可被制作成盆景装饰庭院、卧室等,亦可作为孤植树观赏之用。那么大家知道在自然界里榕树是靠什么传播种子的吗?
榕树靠什么传播种子
榕树主要靠鸟类传播种子。榕树的果实是一些鸟类最喜欢吃的食物之一,通常在9——10月左右成熟,这些鸟类吃下榕树的果实后不能消化的种子就随著鸟类的排泄物到处去旅行,掉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而且通过鸟类胃肠的榕树种子会特别容易发芽。
榕树的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榕树虽能年年结实,但其种子非常细小,而且脱粒也非常困难,因此在生产上多采用扦插或压条繁殖。
2、扦插繁殖:多在雨季于露地苗床上进行嫩枝扦插,20天后可陆续生根,45天后可起苗上盆,成活率达95%以上。
3、压条繁殖:为了培育大苗可利用榕树大枝柔软的特性进行压条,2个月后将它剪离母体即可形成一棵较大的盆栽植株。
榕树的产地分布
榕树的产地主要分布于台湾、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北、贵州、云南等地,在国外的斯里兰卡、印度、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北部、东部直至加罗林群岛也有分布。
榕树的产地环境
榕树的适应性强,喜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在瘠薄的沙质土中也能生长,在碱土中叶片黄化。不耐旱,较耐水湿,短时间水涝不会烂根。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生长不良,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发生大气生根,使观赏价值大大提高。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除华南地区外多作盆栽。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和微碱性土中均能生长,怕烈日曝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