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子部

频道主页

《伤寒论·卷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原文/译文/评析(4)

张仲景  zhuakuai.com 

  【原文】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①。

  【注释】

  ①可刺:可以用针刺的方法。

  【译文】

  少阴病,腹泻、大便有脓血的,可以用针刺法治疗。

  【评析】

  本条讲少阴病下利便脓血,也可采用刺法。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除了药物治疗外,也可用针刺的方法。本条未说明可刺的具体穴位,故对其症之寒热属性颇多争议,有谓属实热者,亦有谓属虚寒者。刺法多用以泄实热,灸法多用以温虚寒。本症云可刺之,其症似当属热属实,但从临床来看,针刺长强穴,并非专用于实症、热症,所以欲知其属寒属热,属虚属实,要在综合其所有脉症,全面分析,方能准确无误。本条旨在示人下利便脓血可以用刺法治疗,至于刺何穴位,当据症而定。
 

  【原文】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译文】

  少阴虚寒症,呕吐频剧,腹泻,手足发凉,烦躁不安、心中难受的,主治宜用吴茱萸汤。

  【评析】

  本条讲阳虚阴盛,正邪剧争的症治。

  本条以少阴病冠首,吐利,四逆,亦酷似四逆汤症,何以不用四逆汤而用吴茱萸汤呢?关键在于“烦躁欲死”一症,标志着阴邪虽然很盛,但阳气尚能与之剧争,“欲死”是病人的自觉症,故知不是阴盛阳亡,而用吴茱萸汤温降肝胃,泄浊通阳,但不能认为是少阴病的症治方法。

  吴茱萸汤症以呕吐为主症,下利、厥冷不是必备的症状。症属中虚肝逆,而浊阴上犯,与四逆汤症的阴盛阳虚不同,是以虽有下利,但并不太严重。其烦躁欲死,因阴阳剧争所致,所以用吴茱萸汤温降肝胃,泄浊通阳。四逆汤症是脾肾虚寒症,此是胃虚肝逆症。
 

  【原文】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译文】

  少阴病,腹泻,咽喉疼痛,胸部闷满而心烦的,用猪肤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少阴阴虚火炎咽痛的症治。

  少阴邪从热化,邪热下注则下利,利则阴气更伤,因而虚火上炎,注于胸中,熏灼咽嗌,故咽痛、胸满、心烦。本症的咽痛乃属虚症,咽部多不太红肿,唯觉干痛,痛势也不剧烈,不若风热实症之红肿而痛甚。本症原属阴虚火炎,不属实热,不能用苦寒之品直折其火,所以采用猪肤汤润燥培土,除烦利咽。

  本症咽痛,虽属少阴,实与肺有关,秦皇士说:“少阴咽痛,以肾水不足,水中火发,上刑肺金。”
 

  猪肤汤方

  猪肤一斤。

  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原文】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①者,与桔梗汤。

  【注释】

  ①差:病势减轻的意思。

  【译文】

  少阴病,得病两三天,咽喉疼痛的,可用甘草汤;若服药后仍不见好的,用桔梗汤治疗。

  【评析】

  本条讲少阴客热咽痛的症治。

  本条咽痛,并非虚火上炎,而是少阴客热。少阴客热咽痛,轻者可用甘草汤,重者则用桔梗汤。本条叙症太简,从甘草汤、桔梗汤的作用,不难推知咽痛必不太甚,局部可有轻度红肿,故只用一味生甘草清热解毒,若服后咽痛不除,是肺气不宣而客热不解,再加桔梗以开肺利咽,使肺气开达,气机宣泄,则客热自能透达。
 

  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

  右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两服。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甘草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分再服。
 

  【原文】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①,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②汤主之。

  【注释】

  ①生疮:咽喉部创伤破溃。

  ②苦酒:酸醋。

  【译文】

  少阴病,咽喉部受到创伤,发生破溃,不可言语,且说话发不出声音者,用苦酒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咽中疮伤、声音不出的症治。

  咽中伤有二义,一是咽喉部受到外来的创伤,一是咽喉部发生破溃。不问创伤或破溃,“咽中伤、生疮”决不是一般的咽痛,咽喉局部肯定有红肿破溃及分泌物等,因溃疡疼痛而难于语言,甚则声音不出,为咽痛重症。这时,甘草汤、桔梗汤皆不能胜任,所以用苦酒汤主治,取其敛疮消肿、利窍通声。
 

  苦酒汤方

  半夏十四枚(洗,破如枣核)、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

  右二味,内半夏,着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原文】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译文】

  少阴病,咽喉中疼痛,主治可用半夏散或半夏汤。

  【评析】

  本条讲少阴客寒咽痛的症治。

  本条叙症简略,仅据咽中痛一症,是难以辨其寒热虚实的。然以方测症,因方由半夏、桂枝、甘草组成,无寒不得用桂枝,无痰不得用半夏,是知本症咽痛当属客寒痰阻。寒邪痰湿客阻咽喉,应伴有恶寒,痰涎缠喉,气逆欲呕等症。
 

  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

  右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服散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半夏有毒,不当散服。
 

  【原文】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译文】

  少阴虚寒症,腹泻的,主治宜用白通汤。

  【评析】

  本条讲阴盛格阳于上的症治。

  少阴病下利,有生死之殊,寒热之异。其死症大都属于阴盛阳绝,其可治症属寒的有四逆汤症、通脉四逆汤症、白通加猪胆汁汤症、桃花汤症等,其属热的有猪苓汤症、猪肤汤症等,各有脉症特点为依据。本条亦属少阴虚寒下利,但叙症很简。根据“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因知本症也必然是脉微,另从方药推测,方中用干姜、附子,则知本症亦属脾肾阳虚,阳气不能通达于四肢,是以本症还当有恶寒、四肢厥冷等症候。本方即四逆汤去甘草加葱白,恐甘草缓姜、附之性,反掣急救回阳之肘,所以去而不用,加葱白取其急通上下阳气。
 

  白通汤方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收藏知识 故事大全 经典国学 诗词大全 民俗知识 运动常识 舞蹈知识 软件教学 阅读美文 范文大全 武术学习 棋牌学习 时尚潮流 闲趣爱好 分类知识 历史天地 家庭养花 饮茶文化 宠物养殖 种植技术 果树种植 养殖技术 实用百科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生活妙招 养生知识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