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集部

频道主页

《乐府诗集》卷五清商曲辞(2)

郭茂倩  zhuakuai.com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原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①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②,月照花林皆似霰③。空里流霜④不觉飞,汀⑤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⑥,皎皎空中孤月轮⑦。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⑧,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⑨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⑩,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注释】

  ①滟滟(yàn yàn):波光闪动的光彩。②芳甸:遍生花草的原野。③霰(xiàn):雪珠。④流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⑤汀:水中的空地。⑥纤尘:微细的灰尘。⑦月轮:指月亮,因月圆时像车轮,故称月轮。⑧穷已:穷尽。⑨但见:只见、仅见。⑩悠悠:渺茫、深远。青枫浦:地名,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扁舟:孤舟。月徘徊:指月光移动。妆镜台:梳妆台。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捣衣砧:捣衣石、捶布石。相闻:互通音信。逐月华:跟从月光。文:同“纹”。无限路:言离人相去很远。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什么地方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感觉不到它的飞翔,它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总是相像。不知江上的月亮照耀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美好的闺房中的门帘卷不去月光,在捣衣石上拂去月光但它又来了。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送信的天鹅能够飞翔很远但不能随月光飞到您身边,送信的鱼龙潜游很远但不能游到您身边,只能在水面激起阵阵波纹。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在悠闲的水潭上,可怜春天过了一半还不能回家。江水流走春光,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月亮晚落下,如今又西斜。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赏析】

  《春江花月夜》本为乐府旧题,相传为陈后主所创,内容是写艳情的“宫体”诗。隋及唐初人仿作,逐渐将其改变为写景诗,但仍为五言短篇,张若虚首次将这一旧题改造成长篇七言歌行,对春江花月夜景作尽情描绘,对自身内在情感与诗的情韵意境作了淋漓酣畅的展示。

  阳春歌

  唐·李白

  【原文】

  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桑袅风①。披香殿②前花始红,流芳③发色④绣户中。绣户中,相经过。飞燕皇后⑤轻身舞,紫宫夫人⑥绝世歌⑦。圣君三万六千日,岁岁年年奈乐何!

  【注释】

  ①袅风:微风,轻风。②披香殿:汉代长安的宫殿名。在未央宫中。③流芳:散发着香气。④发色:显露颜色。⑤飞燕皇后:即赵飞燕。赵飞燕本是长安宫中的侍女,后为阳阿公主的舞女。汉成帝见而喜欢,召她入宫,初为婕妤,终为皇后。⑥紫宫夫人:指汉武帝最宠爱的李夫人。⑦绝世歌:指李延年的《北方有佳人》之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译文】

  阳春三月,暖暖的太阳照耀着长安城,碧空下,杨树的枝条已经抽出嫩芽,在和煦的春风吹拂下,远看轻烟曼舞。披香殿前的花儿正含苞待放,已经显露出红色,在绣房间散发着芬芳。诗人从绣房间经过,不禁联想到皇后赵飞燕妙曼的身段舞姿,还有紫宫夫人的绝世嗓音。但春日里皇宫内园中这些美好的景色,都在历代帝王之家被消磨了,世人无法欣赏,实在可惜。

  【赏析】

  《阳春歌》,乐府《清商曲辞》旧题。在这首诗中,诗人描写了阳春三月景色,字里行间充满对春天的喜爱。

  采莲曲

  唐·李白

  【原文】

  若耶溪①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②,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③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④空断肠。

  【注释】

  ①若耶溪:在今天的浙江绍兴市南。②游冶郎:出游寻乐的青年男子。③紫骝:毛色枣红的好马。④踟蹰:徘徊。

  【译文】

  若耶溪旁采莲的女子,在荷花间快乐地谈着,笑着。阳光照耀下的溪水澄清明亮,把女子美丽的脸庞照在水面上。采莲女子的衣袖在微风中轻轻飘扬。溪岸上,是谁家出游寻乐的青年男子呢?他们也出来踏青了,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垂杨边笑谈。但他们骑着紫骝马很快又离开了。只见马嘶鸣处,落花点点。这让采莲的女子看到后非常感伤,徘徊不去,独自惆怅。

  【赏析】

  《采莲曲》,属乐府《清商曲辞》。兴起于梁武帝时,后人多有拟作。这首诗清丽明快,抒发诗人的闲情逸致,带有民歌色彩。

  杨叛儿

  唐·李白

  【原文】

  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①。何许最关人②,乌啼白门③柳。乌啼隐④杨花,君醉留妾家。博山炉⑤中沉香⑥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注释】

  ①新丰酒:新丰,汉代县名。在今陕西临潼东北。六朝以来以产美酒而著名。②最关人:最牵动人心的,最让人动情的。③白门:本是刘宋都城建康(今南京)城门。因为南朝民间情歌常常提到白门,所以成了男女欢会之地的代称。④隐:隐没,这里指鸟栖息在杨花丛中。⑤博山炉:一种炉盖作重叠山形的熏炉。⑥沉香:一种名贵的香木,放到水里就会沉下去,所以称为沉水香。

  【译文】

  你(君)唱着《杨叛儿》的曲调,我(妾)劝着别人喝新丰出产的美酒。哪里是最让人牵挂的?是那有乌鸟啼叫的白门柳。乌鸟的啼叫声湮没在杨树的花里,你喝醉了留宿在我的家里。博山炉中燃烧着香木制成的燃香,两道烟气并作一道直直的烟像要凌驾仙境一般。

  【赏析】

  “杨叛儿”本是北齐时童谣,后来成为乐府诗题,为乐府西曲歌名。相传南朝齐隆昌时,女巫之子杨曼随母入内宫,长大后,为何后所宠爱。当时童谣云:“杨婆儿,共戏来。”讹传为“杨伴儿”、“杨叛儿”,并演变而为西曲歌的乐曲之一。李白此诗与《杨叛儿》童谣的本事无关,而与乐府《杨叛儿》关系十分密切。

  玉树后庭花

  陈·陈叔宝

  【原文】

  丽宇芳林对①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②。映户凝娇乍④不进,出帷④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⑤流光⑥照后庭。

  【注释】

  ①对:相对,对面。这里指高阁前有芳林花草。②倾城:使城池倾倒,形容女子貌美。③乍:开始,起初。④帷:帷帐,帷幄。⑤玉树:玉树的树冠挺拔秀丽,茎叶碧绿,顶生白色花朵,十分清雅别致。⑥流光:玲珑剔透,流光溢彩。

  【译文】

  楼殿高阁前有芳林花草竞相争春,妃子们本就貌美如花,再加上盛装打扮,更加显出倾城之貌。妃子起初掩映着窗子,外面春光的娇美之景无法进入她们的芳阁。但妃子一出闺阁,万般春日丽景都失去了颜色。妃子笑容可掬,盈盈走出门户。她们的脸就像带着晶莹雨露的鲜花,她们的美态就如玉树那样秀丽,流光溢彩,清雅别致。

  【赏析】

  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歌,写的是嫔妃们娇娆媚丽,堪与鲜花比美竞妍,其词哀怨靡丽而悲凉,后来成为亡国之音的代称。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诗的开头概括了宫中环境,并化用汉朝李延年的“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诗句,来映衬美人的美丽。华丽的殿宇,花木繁盛的花园,没人居住的高阁就在这殿宇的对面,在花丛的环绕之中。美人生来就美丽,再经刻意妆点,姿色更加艳丽无比。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写美人们应召见驾时的情态,仪态万千,风情万种。无论是应召时的“乍不进”,还是接驾时的“笑相迎”,都讨得后主的无比欢欣。“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诗的结尾处与开头相呼应,重点描绘了宫中美人的“倾国倾城之貌”,也成了陈后主留恋后宫,贪恋美人的最好注脚。

  诗歌在艺术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着意于从侧面、动态的角度去描写,力求舍形而求神,诗中所用的“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的描写都极为生动传神;二是全诗结构紧凑,回环照应,景与人相互映衬,意象美不胜收。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宫体诗的最高水平。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陈后主虽然是一个糟糕的皇帝,但却是一个具有一定艺术修养的诗人。

  大堤曲

  唐·李白

  【原文】

  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①暖。佳期②人堤下,泪向南云③满。春风复无情,吹我梦魂乱。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

  【注释】

  ①大堤:在襄阳城外,东临汉江,西至万山。②佳期:指美好的春日。③南云:陆机的《思亲赋》中有:“指南山以寄款,望归风而效诚。”后来,“南云”指思念家乡或是怀念亲人之词。

  【译文】

  汉水临近襄阳城,襄阳城已经有花盛开,襄阳城外的大堤也变得暖起来了。大堤下美好的春日总让人看不尽,只是看到这样的美景总会让人想起家乡,思乡的泪水弥漫在整个大堤上。总觉春风无情,屡屡吹散我回家的梦。已经很久没有看到我的亲人了,相隔万里,音信难通,想起来怎不让人伤怀?

  【赏析】

  《大堤曲》,属于南朝乐府旧题,属于《清商曲辞》。这首诗里诗人触景伤情,抒发的是作者久别家乡,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

乐府诗集简介

乐府诗集简介

古文典籍

收藏知识 故事大全 经典国学 诗词大全 民俗知识 运动常识 舞蹈知识 软件教学 阅读美文 范文大全 武术学习 棋牌学习 时尚潮流 闲趣爱好 分类知识 历史天地 家庭养花 饮茶文化 宠物养殖 种植技术 果树种植 养殖技术 实用百科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生活妙招 养生知识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