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历史人物

频道主页

曾国藩的故事二三则

实文网  zhuakuai.com 
  一、秦淮怀春燕
  
  曾国藩平了太平天国后,坐镇南京,为了复苏地方经济,听从部下建议,决定把秦淮河的旅游业恢复起来。这十里秦淮,原是所谓“六朝金粉气”的销金锅,楼台画舫间,桨声灯影里,文人雅士,歌女名妓,把酒言欢,何乐不为?曾国藩手下一些官员早已按捺不住,又不敢贸然行事,于是便怂恿曾国藩前去“视察”。
  
  曾国藩心知肚明,顺水推舟。首次,他碰到一个艺名为“少如”的艺妓。此女色艺俱佳,且颇聪慧,求曾赐副对联,以抬高自己身价。
  
  曾国藩本是联对名家,区区一联,哪在话下,便拟用她的艺名“少如”作一嵌名联,免扫其兴。先书上联:得少住时且少住;
  
  歌妓一看,所写并非自己初衷。未等曾国藩写下联,她便抢先进言,说妾愿替大人续下联,不知大人意下如何?曾国藩没想到一个艺妓竟然还有文才,自然点头称好。
  
  这个少如续写的下联是:要如何处就如何。
  
  曾国藩见了,不觉叹服此女的良苦用心。
  
  曾国藩公务繁杂,自对秦淮艺妓有了良好印象以后,只要得闲,总要邀几个幕僚好友去秦淮河畔,吃吃花酒,听听歌曲,以缓解一下紧张情绪。
  
  一次,他为一来南京的友人在秦淮一酒楼设宴接风,席间请了一个名“春燕”的歌妓唱曲助兴。那春燕不但姿容姣好,歌喉更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功力,曾等一干人无不为之倾倒。
  
  后来,春燕为一富商纳为小妾,离开了秦淮,曾国藩再去,已是人去楼空。曾在怅然若失间,写出了下面这副《怀春燕》的对联:
  
  未免有情,忆酒绿灯红,一别竟伤春去了;
  
  似曾相识,怅梁空泥落,几时重见燕归来?
  
  对联把“春燕”二字分别嵌入上下联,伤别,怅惘,情真意切。从中亦可看出曾国藩的另一面:他也是人,也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啊!


 

  
  二、圣不免俗
  
  一次曾国藩用完晚饭与几位幕僚闲谈评论当今英雄。他说:“彭玉麟、李鸿章都是大才,为我所不及。我可自许者,只是生平不好谀耳。”
  
  一个幕僚说:“各有所长,彭公威猛,人不敢欺;李公精明,人不能欺。”
  
  曾国藩问:“你们以为我怎么样?”
  
  众人低首沉思,忽然走出一个管抄写的后生,他插话道:“曾帅是仁德,人不忍欺。”
  
  众人听了,一齐拍手。
  
  曾国藩得意地说:“不敢当不敢当。”
  
  后生告退,曾氏问:“此是何人?”
  
  幕僚告诉他:“此人是扬州人,入过学(秀才),家贫,办事还谨慎。”
  
  曾国藩说:“此人有大才,不可埋没。”
  
  不久,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派这位后生去扬州任盐运使。
  
  老曾每每都在怵惕着“谀”,却挡不住无形中谀的神奇力量。
  
  三、曾国藩的另一面
  
  曾国藩是清代的名相,也是个官精。他步入仕途后,十年七迁,连跳十级,37岁就当上了二品京官,可谓一帆风顺。但是,纵观曾国藩的一生,他常常言行不一,口是心非,戴着两副面具。
  
  天京攻破后,御史贾铎在京城发难,奏请朝廷命曾国藩将太平天国的金库查明,报部备拨,这是对曾氏兄弟极为凶狠的一着,使他们几乎没有招架的办法。当时,太平天国的大量金银珠宝在幼天王等仓皇逃命的时候,是不可能全部带走的。湘军入城后,对这些积存已抢劫一空,不可能再“报部备拨”了,就是少有劫余,曾氏兄弟也不愿意上缴。但是,面对朝廷的命令,该怎么办呢?曾国藩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说:“克复老巢,而全无财货,实出微臣意计之外,亦为从来罕闻之事。”朝廷当然是不相信他的话的,但是,这时的朝廷并不愿意与曾氏兄弟的关系闹得太僵,于是在给他的廷寄中说,根据你的奏折,城中(指天京)并没有贼库,这是事实。这样,朝廷算是给了曾氏兄弟一个体面的台阶。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曾氏兄弟在俘获李秀成后,没有解京献俘,而是在十七天之后匆匆地将李秀成杀了。消息传到京城,舆论大哗,都说曾氏兄弟专横跋扈,杀人灭口,使曾氏兄弟又陷入难以招架的地步。
  
  本来,曾国藩在六月二十三日的报捷折中还向朝廷请示,李秀成、洪仁达“应否槛送京师,抑或即在金陵正法,咨请定夺”。按理,曾国藩应在朝廷“定夺”之后行事,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却在七月初六放出李秀成饮宴了一番之后,便将李凌迟处死了。把李秀成槛送京师,是当时各方面的共同意见,就是曾国藩本人也是这么认为的。但他又为什么不等朝廷的命令而将李秀成匆匆处死了呢?他给朝廷做了一番解释。他认为,除了洪秀全之外,其余的都没有必要解送到京师,陈玉成和石达开就是现成的例子。再者说,李秀成自知罪重,到哪里也是死,微臣担心他在途中绝食,或者逃跑,留下祸患,就与弟弟曾国荃再三商量,统一了意见,就地正法了。
  
  曾国藩生怕这样的解释交代不了朝廷,于是在另一奏折中进一步解释说,李秀成很得民心,党羽很多,威信很高,号召力很强,如果不迅速杀掉,则贻害无穷,所以就把他杀了。
  
  真实的情况是曾国藩害怕一旦把李秀成解送京师,李秀成的供词与自己连日来的奏折不符,这样他就犯了欺君之罪,吃不了也得兜着走了。比如,曾国藩报捷说,破了金陵当日,杀“贼”十万,而当时城中连居民也不过三万多人,怎么来的十万?至于天京的“金库”,李秀成自然是一清二楚的……想到这些情况,精明的曾国藩自然是不会把李秀成解送京师的了。
  
  曾国藩为了保护自己,什么谎话都敢编造。本来,朝廷在六月二十九日的谕旨中明确命令他“遴派妥员,将李秀成、洪仁达押解来京”。曾国藩于七月初六收到了谕旨,而他就在当天把李秀成杀害了。过了半个月,他才慢腾腾地于七月二十日复奏说,微臣在初十日才收到谕旨,仔细算一下,臣应该在初六日就收到谕旨了,但不知道什么原因竟迟了四日。谕旨是由安庆转递江宁的,不知道是何处驿站出了差错。朝廷为了利用曾国藩,虽然也下令挨站严查,最终却没有结果,只好不了了之。
  
  曾国藩有“中兴名臣”“洋务运动领袖”“圣相”“近代史之父”等美誉,透过这些美丽的光环,我们看到了另一个真实的曾国藩。
曾国藩临终向李鸿章托付后事,称左宗棠为“海内第一人物”

曾国藩临终向李鸿章托付后事,称左宗棠为“海内第一人物”

清朝历史

曾国藩读书成才的故事

曾国藩读书成才的故事

历史人物

曾国藩的故事二三则

曾国藩的故事二三则

历史人物

曾国藩的故事:镇压太平军

曾国藩的故事:镇压太平军

历史人物

扬州八怪之郑板桥

扬州八怪之郑板桥

历史人物

成就北大的“三只兔子” 北大和兔子有什么关系?

成就北大的“三只兔子” 北大和兔子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

李白的故事:力士脱靴

李白的故事:力士脱靴

历史人物

单雄信形象的演变

单雄信形象的演变

历史人物

梁启超的故事:妙作咸鱼诗

梁启超的故事:妙作咸鱼诗

历史人物

海瑞的故事:冒死谏皇帝

海瑞的故事:冒死谏皇帝

历史人物

为何古代名将难善终?

为何古代名将难善终?

历史人物

袁崇焕的故事:宁远大捷

袁崇焕的故事:宁远大捷

历史人物

孟浩然怎么死的?揭秘:孟浩然之死

孟浩然怎么死的?揭秘:孟浩然之死

历史人物

拖着长辫子的北大教授:辜鸿铭

拖着长辫子的北大教授:辜鸿铭

历史人物

曾国藩的故事二三则

曾国藩的故事二三则

历史人物

张汤的故事:给老鼠判刑第一人

张汤的故事:给老鼠判刑第一人

历史人物

伍子胥到底是哪国人?伍子胥简介

伍子胥到底是哪国人?伍子胥简介

历史人物

雷锋的故事:可敬的傻子

雷锋的故事:可敬的傻子

历史人物

秦桧陷害忠良的故事

秦桧陷害忠良的故事

历史人物

历史上唯一的一对“父子状元”

历史上唯一的一对“父子状元”

历史人物

李光弼的故事:计破敌军

李光弼的故事:计破敌军

历史人物

郑板桥轶事

郑板桥轶事

历史人物

鲁迅的遗憾:六部长篇未写成

鲁迅的遗憾:六部长篇未写成

历史人物

范仲淹的故事

范仲淹的故事

历史人物

收藏知识 故事大全 经典国学 诗词大全 民俗知识 运动常识 舞蹈知识 软件教学 阅读美文 范文大全 武术学习 棋牌学习 时尚潮流 闲趣爱好 分类知识 历史天地 家庭养花 饮茶文化 宠物养殖 种植技术 果树种植 养殖技术 实用百科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生活妙招 养生知识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