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历史人物

频道主页

刘罗锅的故事:巧对乾隆帝

实文网  zhuakuai.com 

  乾隆十六年,33岁的刘墉参加了当年的会试,由于文采出众,一举夺魁,剩下最后一关,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关,就是乾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殿试当日,只见一位身材矮小、胸凸背驼、蒙着右眼的考生一瘸一拐地来到乾隆皇帝面前,乾隆不由一惊,问他姓甚名谁,考取第几。但见刘墉不紧不慢地说;“小生姓刘名墉,字崇如,考取大清第一。”乾隆更加惊奇,对面前之人左看右看,越看越不顺眼,嘴上虽不好说,心里却在寻思:如若用这等面目之人为官,岂不是有损我大清形象,让天下人耻笑我朝中无人?但若想不用他,也总得有个服众的说法。于是,乾隆皇帝心生一计:何不让他以他自己的形象为题,咏诗一首,若咏不出,岂不是有了不录用他的说法?于是道:“刘墉,朕命你以自己为题,咏诗一首,必须五言八句,作得好,定当重用,否则,休想高中!”但见刘墉不慌不忙地说:“请万岁容我寻思片刻。”

  只见刘墉沉思片刻,即兴吟道:“胸凸满经纶,背驼顶乾坤。独眼辨忠奸,单腿跳龙门。丹心扶社稷,涂脑谢皇恩……”说到此处便戛然而止,不再言语。乾隆皇帝说:“不是还有两句吗?”刘墉说:“下面两句,小生不敢说。”乾隆催他快说,刘墉迟疑片刻,面有难色地说:“如果非要小生说,就恳请皇上答应不杀小生。”乾隆道:“朕答应不杀你。”刘墉这才慢慢吟出那最后两句:“以貌取人者,岂是贤德人?”

  此时的乾隆帝真是哭笑不得,但也的确被刘墉的才气所折服,如不重用他,岂不是落下一个不贤德的名声?乾隆半开玩笑地骂道:“好你个刘罗锅!”聪明的刘墉已知圣意,立即上前向乾隆皇帝磕了三个响头,口中高呼“谢皇上!”此次巧对,不仅让刘墉成功地夺得了状元,也为他以后连续受乾隆、嘉庆两朝重用奠定了基础。

刘罗锅的故事:巧对乾隆帝

刘罗锅的故事:巧对乾隆帝

历史人物

刘罗锅刘墉弹劾乾隆与和珅拜师

刘罗锅刘墉弹劾乾隆与和珅拜师

清朝历史

单雄信形象的演变

单雄信形象的演变

历史人物

扬州八怪之郑板桥

扬州八怪之郑板桥

历史人物

成就北大的“三只兔子” 北大和兔子有什么关系?

成就北大的“三只兔子” 北大和兔子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

李白的故事:力士脱靴

李白的故事:力士脱靴

历史人物

梁启超的故事:妙作咸鱼诗

梁启超的故事:妙作咸鱼诗

历史人物

海瑞的故事:冒死谏皇帝

海瑞的故事:冒死谏皇帝

历史人物

为何古代名将难善终?

为何古代名将难善终?

历史人物

拖着长辫子的北大教授:辜鸿铭

拖着长辫子的北大教授:辜鸿铭

历史人物

孟浩然怎么死的?揭秘:孟浩然之死

孟浩然怎么死的?揭秘:孟浩然之死

历史人物

袁崇焕的故事:宁远大捷

袁崇焕的故事:宁远大捷

历史人物

郑板桥轶事

郑板桥轶事

历史人物

张汤的故事:给老鼠判刑第一人

张汤的故事:给老鼠判刑第一人

历史人物

伍子胥到底是哪国人?伍子胥简介

伍子胥到底是哪国人?伍子胥简介

历史人物

秦桧陷害忠良的故事

秦桧陷害忠良的故事

历史人物

历史上唯一的一对“父子状元”

历史上唯一的一对“父子状元”

历史人物

范仲淹的故事

范仲淹的故事

历史人物

雷锋的故事:可敬的傻子

雷锋的故事:可敬的傻子

历史人物

曾国藩的故事二三则

曾国藩的故事二三则

历史人物

李光弼的故事:计破敌军

李光弼的故事:计破敌军

历史人物

鲁迅的遗憾:六部长篇未写成

鲁迅的遗憾:六部长篇未写成

历史人物

收藏知识 故事大全 经典国学 诗词大全 民俗知识 运动常识 舞蹈知识 软件教学 阅读美文 范文大全 武术学习 棋牌学习 时尚潮流 闲趣爱好 分类知识 历史天地 家庭养花 饮茶文化 宠物养殖 种植技术 果树种植 养殖技术 实用百科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生活妙招 养生知识 科普知识